
华为赋能,传祺M8乾崑全场景安全出行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马晓蕾)23年1月17日 19:55
2022年11月,在美国凤凰城纳斯卡杯系列赛现场,观众们有幸目睹了一场关于汽车行业未来的辩论。一架由非营利组织“公共公民”(Public Citizen)赞助的飞机拉着一条横幅飞过赛场上空。横幅上打出的标语是:“想要刺激?开电动车。想要乏味?开丰田。”
在此之前,公共公民等组织给世界上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社长丰田章田写了一封公开信,批评丰田在推出电动汽车方面行动缓慢。他们写道:“大多数制造商只是跟不上消费者对电动车激增的需求,而丰田压根连试都没试。丰田可以,而且必须迅速向电动汽车转型,否则将被淘汰。”
图:2020年CES现场的丰田章男。
虽然非政府组织是出于气候考虑而发出的这些声音,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在这个2.25万亿美元的全球汽车行业里,丰田等日本汽车制造商未能迅速地向电动汽车转型,有可能失去领先地位。
随着汽车行业经历了近百年来的最大转型,像丰田等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品牌正在落伍。
根据彭博情报局的数据,按售出的车辆计算,特斯拉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其次是中国的比亚迪和德国的大众。没有一家日本汽车制造商能够挺入前20,它们在汽车行业增长最快的领域中只能处于次要地位。根据彭博社的数据,在2022年的前三个季度,纯电动汽车的销量比一年前增长了约80%,而汽车总销量下降了约4%。
彭博NEF的分析师科林·麦克拉赫(Colin McKerracher)说:“电动化正在成为该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日本企业错过了这个机会。”
图:丰田电动车bZ4X SUV,该汽车制造商的第一款全球电动车产品。
作为日本最大的汽车品牌,丰田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最爱之一,通常占美国新车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并主导着东南亚、非洲等市场。
它们在电动车领域的缺席尤其令人费解,因为日本车企很早就开始生产环保汽车,如丰田在25年前就推出了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曾是好莱坞明星立环保人设的首选。2009年,日产推出了Leaf,这是一款纯电动掀背车,被认为是大众市场电动汽车的先驱。同年,三菱公司也推出了其首款电动车。2010年,丰田投资了特斯拉。
然而,由于销量不佳,早期人们对电动车型的热情迅速消退。日本车企也因此坚信电池革命只会慢慢发生,它们更专注于油-电混合动力车,并着手开发氢燃料电池车,这是一项新生技术,有可能比电动车更环保。
图:丰田氢气生产设施和加气站揭幕,丰田Mirai燃料电池汽车底盘下的燃料箱。
丰田曾在2022年9月表示:“纯电动车到来的时间比大多数人预期的长。” 该公司还表示,它的任务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想将重点限制在纯电动车上。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在这个我们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的时代,只用一种选择很难让所有人满意。”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
现在,汽油价格升高,各国政府推出多项电动车激励措施,还有一部分特斯拉的潜在买家被马斯克的推特大戏劝退,这是一个推出电动车的绝佳时机。而即便如此,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仍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纯电动产品来。
它们的电动车让人失望。丰田在2022年5月推出了bZ4X电动SUV,在6月便因存在缺陷有车轮脱落风险而停售。此后虽然恢复了销售,销量却十分有限。
“日本汽车业需要迎头赶上,现在都已经晚了。”日产汽车前高管井上正人(Masato Inoue)说。他是日产汽车首款电动车Leaf的首席产品设计师,如今在意大利都灵的欧洲设计学院任教。
图:日产总部重返诞生地横滨。第一代日产Leaf于2009年在横滨亮相。
井上正人的前老板,日产的前董事长和Leaf的早期拥护者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也是这么想的。
戈恩说:“日产失去了其先发优势。”他预测日本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努力追赶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现在宣布的电气化投资太少,也太晚了。”
有人可能会质疑戈恩对日本企业的批评是出于私人恩怨。因为他曾在2018年因被指控财务不端而被捕,并在上演了一场戏剧性的逃亡后一直住在黎巴嫩。
但对日本车企持悲观态度的不止戈恩一人。
就像曾经凭借NEC(日本电气公司)的存储芯片和索尼随身听等产品统治全世界的日本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被iPhone等重大颠覆性产品打了个措手不及,批评者们担心,这两大行业的衰退正在汽车制造商身上重演,无法通过创新走出商品化的道路。
日本人寿保险公司(Nippon Life Insurance's NLI Research Institute)的首席股票策略师Shingo Ide说:“日本汽车制造商看起来已经被甩在后面,没有能力取得领先优势。”
图:2023年1月4日CES现场。索尼本田出行公司在拉斯维加斯推出的Afeela电动车的原型。
2021年,六大日本汽车制造商在美国乘用车市场上拥有约40%的份额,与疫情前大致相同。但根据彭博社的数据,在2022年第二季度,它们的份额下降到34%,到第三季度是32%。
通用2022年夺走了丰田在美国销量第一的桂冠,根据丰田的报告,2022年,该公司在美国的销量下降了9.6%。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选择电动车,几十年来一直是美国人首选的日本品牌竟成为了最大的输家。
标普全球出行(S&P Global Mobility)在11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2022年弃油从电的消费者主要来自丰田和本田,在更深入的电动车转型之前,这两个品牌无法保证燃油车主的忠诚度。”
图:日本汽车制造商在美国销售中的份额。资料来源:彭博社
部分国家的电动车转型速度比预期的要快得多。根据彭博社的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在德国和英国销售的新车中,约有15%是电动车,在中国这一数字则超过了20%。
虽然在此期间电动汽车仅占美国销量的5%,但2022年8月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中修改了税收减免规则,需求可能会猛增。到2022年12月中旬,各公司宣布在北美投资近280亿美元用于电动车相关的制造。
全球投资银行公司杰富瑞集团(Jefferies)分析师中西孝树(Takaki Nakanishi)和Jingfei Deng写道,丰田在北美的电动车战略“严重失算”。
图:滨松垫片公司在滨松市的工厂进行生产。汽车行业占日本就业人数的近8%,日本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因为电动汽车革命,业务受到威胁。
丰田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追求得到了日本贸易部的支持。贸易部认为,氢气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政府在2022年6月表示,到2035年,所有出售的汽车都应该是广义上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
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和政府领导人一直不愿意推动向纯电动汽车的转变,因为他们担心这会侵蚀现有的汽车销售,并破坏零部件供应商和分包商网络。因为电动汽车通常不需要传统汽车那样多的零部件。
根据环保组织“气候组织”(Climate Group)的一份报告,汽车生产是日本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占该国制造业的近20%,占就业人数的8%。丰田已承诺继续在日本生产约300万辆汽车,以保持就业和竞争力,约占其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金融服务公司Monex Group的专家总监杰西帕·科尔(Jesper Koll)说:“有了电动汽车转型,基本上名古屋一半的人都会失业。日本经济的增长潜力在萎缩。”名古屋是日本中部靠近丰田总部的城市,是许多零部件制造商的所在地。
然而,意识到电动车不再是曾经的小众产品,日本公司现在正在加紧投资:丰田花费4万亿日元(300亿美元),到2030年推出30辆电动车;本田正在与通用共同开发一款电动SUV,将于2024年首次亮相,并与索尼建立了合作关系,于2026年开始提供高端电动汽车;日产于2022年12月开始向美国客户交付Ariya电动SUV,该公司已经加大了投资力度,以推出更多车型。
图:2021年上海车展的第二天。通用的凯迪拉克Lyriq SUV。
然而,竞争对手也在加快推出电动汽车的步伐。美国银行分析师约翰·墨菲(John Murphy)表示,通用的发展速度特别快,2025年的电动车销量可能超过特斯拉。通用的电动车阵容包括雪佛兰Bolt掀背车和紧凑型多功能车、凯迪拉克Lyriq SUV和GMC悍马皮卡,该公司预计2023年还将推出几款电动车。
丰田的高管说,由于许多地区缺乏充电基础设施,纯电动汽车仍然过于昂贵或根本不适用。根据凯利蓝皮书2022年12月发布的报告,美国电动车的平均价格约为6.5万美元,而所有新车的平均价格约为4.8万美元。
丰田的首席科学家吉尔·普拉特(Gill Pratt)指出,许多国家缺乏维持电动车繁荣的充电基础设施。他说在这些市场上,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和氢动力车(HEV)的组合是最现实的选择。
“对于这些地方和不容易获得充电基础设施的客户来说,PHEV和HEV是降低碳足迹的最有效方式。这也是尽快减少净碳排放的最佳方式。”普拉特说。
尽管面临着来自新兴企业的所有挑战,但日本的顶级汽车制造商在多年的巅峰时期仍保留了许多优势。它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迎合大众市场的消费者,拥有强大的品牌以及分销和服务网络,这是电动车新秀无法比拟的。
考克斯汽车公司的执行分析师米歇尔·克里布斯(Michelle Krebs)在谈到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时说:“我永远不会把它们排除在外,它们永远是市场的一份子。”
图:2019年东京车展内幕。在2019年东京车展上亮相的Ariya电动SUV。日产的目标是到2030年销售更多的电动车型。
然而,分析人士说,对日本企业来说,赶上“进度”并不容易,因为电动车领域的竞争从传统的机械工程转移到了软件和服务。iSeeCars.com网站的执行分析师卡尔·布劳尔(Karl Brauer)说,传统车企由于起步较晚,错过了在对手之前了解电动车供应商和客户的时机。该网站负责对汽车和经销商进行排名。
他说:“即使你拥有丰田的所有资源和能力,并准备好生产电动车,你仍然必须遵循一个固定的‘学习曲线’。而其他汽车制造商走在你前面,因为它们早已开始做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