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斌金舸:永远瞄着MINI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钱亚光)22年9月22日 17:17
2022年9月21日,伟世通亚太最新技术中心正式落地 “中国车谷” ——武汉。
开业庆典现场,伟世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chin Lawande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我们在武汉新建了技术中心,以此加强我们对中国的承诺,这个新技术中心将开发尖端产品,支持由中国主导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伟世通的产品组合包括高性能座舱域控制器,高感知质量的大尺寸显示屏和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正在帮助这个行业打造下一代的新能源汽车。我们的武汉技术中心将在确保这些技术保持行业前沿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伟世通中国区总裁韦巍在致辞中表示,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不仅仅只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汽车,也是这些新技术的前沿阵地。而武汉人杰地灵、九省通衢,也是世界瞩目的创新之城,高等院校资源丰富,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深耕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伟世通,希望在此融合创新科技基因,依托中国快速发展的机遇,创造出更多市场的基础,培养更多的本土人才服务于中国市场,并伴随中国的客户全球化的进程。
随后,伟世通中国区总裁韦巍,武汉智谷科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邱宏明,东风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谈民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零部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陈兴林,亿咖通智能汽车产品开发及交付事业部副总裁杜平及伟世通中国区产品技术副总裁刘伟坚, 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党工委委员张清振为开业仪式致辞祝贺并剪彩。
伟世通亚太武汉技术中心坐落在汉阳区华中智谷,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现有员工100余名,目前主要负责汽车座舱电子、BMS产品和车载充电产品的技术研发,其电气化实验室可对众多零部件产品进行原件级、模块级和系统级测试。为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该技术中心未来将开展更加高效的、准确的、科学的持续性设计验证工作。
开幕仪式之后,嘉宾和媒体参观了伟世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代表产品。
在整车EE架构从整车电子电器架构向整车计算平台演进的市场趋势下,伟世通推出了新一代高度集成化芯片的座舱方案,打造更智能化,更安全的座舱。
其中,伟世通的第四代SmartCore™采用的芯片提供了可扩展的软件架构,先进的硬隔离的芯片架构可以保证性能无损的座舱中跨域多屏无缝互动,还充分使用了SoC内集成的NPU以及ASIL-B安全岛来实现保证安全的LKA, APA, SVM等ADAS功能。
由中国本地团队开发的双8155 SmartCore™则支持6个4K显示屏,其可同时覆盖前排和后枕屏,以及座椅控制屏和后视镜屏等,在安全提供驾驶者信息需求的同时,满足后排多乘客同步影音娱乐以及游戏的需求。
伟世通自主开发的显示屏配备了专属解决方案,TrueColor真彩色图像可动态调整图像以提高亮度、对比度、颜色等克服亮度和眩光,提高安全信息的易读性。
伟世通在新车智能座舱所需的造型和布局方面,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以可扩展的端到端整合功能、市场领先水平的低能耗,为客户带来先进的数字座舱体验。
2020年,伟世通将其有线电池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转化为首个量产的智能系统Smart BMS,无线BMS技术用高度安全可靠的无线通信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有线连接,提供了业界领先的高精度电池单元测量,最大限度利用每节电池能量,以提高车辆行驶里程。通用汽车公司在其所有由奥特能平台电池供电的电动汽车车型上,率先使用了伟世通无线BMS技术。
伟世通将车载充电机和直流模块采用功率集成的方式集成为一体,有效减小了系统的体积,提高了效率和功率密度。
伟世通的智能分线模块依据ISO-26262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最高可达到 ASIL-D 等级,同时还兼容400V/800V电气系统平台,系统更紧凑,安全、可靠性更加优异,智能切换,并能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满足客户灵活的系统需求。将智能分线控制模块与整车电池系统结合,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系统集成。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由于不需要花时间为每辆新车开发特定的通信系统或重新设计复杂的布线方案,伟世通可以帮助其更快地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而集成的硬件架构和系统软件支持在多个车辆平台上扩展,能够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智能无线电池管理系统可持续关注电池的健康和运行情况,帮助汽车制造商提高整体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为电池的梯次利用和碳排放交易提供低成本的信息收集和公允定价。
面对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伟世通将安全作为技术研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科技化、智能化转型进程,促进行业向数字化汽车座舱的发展,同时加速电气化解决方案的开发和商业化,不断把领先的科技和高质量产品引进中国市场,并提供高效和快速反应的本地研发服务。
武汉技术中心的落地,将进一步强化伟世通在中国的研发布局和技术研发实力,助力伟世通实现科技创新型公司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