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辆岚图服务达沃斯论坛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莫莉)今天 10:48
撰文 / 莫 莉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赵昊然
这个夏天,Robotaxi战场愈发热闹。
6月22日,特斯拉备受期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低调登场,初期仅部署了约10辆Robotaxi,向部分受到邀请的社媒名人开放,行驶范围也有限制。
Robotaxi的运营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特斯拉的股价,仅一天,就让特斯拉的股价大涨8.23%。然而,在一些网上热传的视频中,特斯拉Robotaxi的行驶表现似乎并不完美。
在特斯拉Robotaxi接受考验之际,曾被视作自动驾驶“追随者”的欧洲,正试图在科技巨头主导的赛道中踩下油门。
这个月,约30辆大众的Robotaxi正在德国汉堡的街头运行,进行着严苛的测试。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未来几个月内,它将搭载普通汉堡市民运行,而美国人将成为下一批客户。但这只是起点。
这家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最近宣布,通过与出行巨头Uber的合作,将于2026年率先在美国洛杉矶部署数千辆ID.Buzz AV提供Robotaxi服务,并目标在2027年于欧洲实现移除安全员的关键突破。
欧洲汽车工业的领头羊,正以一场跨越两大洲的激进押注,向Waymo和特斯拉把持的自动驾驶王座发起强力冲击。
欧洲的追赶
由于缺乏本土科技巨头且监管更为严格,欧洲在自动驾驶竞赛中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如今,欧洲开始加速发力,渴望在汽车行业的未来押注,并在多年增长乏力后推动创新。
目前,德国汉堡正成为大众Robotaxi的欧洲试验田,约30辆配备摄像头与激光雷达的ID.Buzz AV在该市拥挤街道上展开测试,虽然目前仍需安全司机坐镇以备接管,但已让参与者初步体验到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未来场景。
6月19日,大众集团旗下子公司MOIA正式推出大众首款量产版全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汽车,并推出基于该纯电动汽车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这款基于经典电动面包车改造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搭载了13个摄像头和9个激光雷达,堪称当前量产车中传感器配置的顶配方案。
由于技术仍处于测试阶段,人类备用司机坐在驾驶座后,随时准备在系统失灵时接管车辆,且目前仅允许员工预订行程。
与特斯拉纯视觉路线截然相反,大众选择与以色列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深度绑定。Mobileye为其提供自动驾驶系统核心算法,而大众软件子公司Cariad负责整合车辆控制平台。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MOIA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为普通汉堡市民提供服务,而美国人将成为下一批客户。
大众的杀招是将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和运营平台打包成“AD MaaS”解决方案,直接出售给城市交通运营商。
2025年4月与Uber达成的协议显示,数千辆ID.Buzz AD将于2026年登陆洛杉矶街头,后续扩展至欧洲50个城市。这种B端优先的策略,避开与特斯拉C端市场的正面交锋。
此外,在政策层面,今年3月欧盟推出行动计划,设立多地“监管沙盒”,简化自动驾驶车辆测试流程,旨在提振增长乏力的汽车产业,并拉近与美中科技赛道的差距。
然而,欧洲舆论也并非一片顺风。
德国之声(DW)在报道中指出,大众虽表现积极,但能否在法规更苛刻、道路复杂程度更高的欧洲主场实现真正无人化,仍是未知数;与在美国可自由试验的Waymo相比,大众在监管与本土科技生态方面仍有不小劣势。
一场跨洋较量
尽管本土挑战犹存,大众的Robotaxi战略已清晰地将主战场指向了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擂台——美国。在这里,与Waymo和特斯拉的正面对决将决定其自动驾驶野心的成色。
在与Uber达成的协议中,大众将于2026年在洛杉矶投入首批数千辆ID.Buzz AV,测试阶段仍需安全司机执勤,待监管获批后方能全面无人化运营。
目前,Uber平台也同步整合了Motional、WeRide等多家自动驾驶伙伴,布局美西最大城市的Robotaxi生态。
当大众还在测试阶段,Waymo已在旧金山、凤凰城等城市运营着1500辆无人车,累计服务超1000万次。其第五代捷豹I-PACE车队配备4台激光雷达和29个摄像头,配合厘米级高精地图实现L4级全无人驾驶。
但隐患正在浮现,高昂的单车成本始终是Waymo商业化的巨大挑战。
特斯拉则已在6月22日率先于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首批10辆Model Y搭载纯视觉系统HW 4.0,号称每百万公里事故率仅0.15起,相对比,Waymo为1.16起。
但安全可靠性仍饱受质疑,用户上传视频显示,特斯拉Robotaxi存在无故急刹、超速及短暂驶入对向车道等问题。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特斯拉正寻求加州司机许可审批,以合法化其Robotaxi服务,但能否快速扩张仍存悬念。
对比之下,欧洲监管的复杂性反而成为大众的盾牌。
在汉堡政府的支持下,MOIA获得在市中心混流道路测试的“特权”,当地交通部长更公开将其纳入城市交通补盲计划,这种政府与企业深度协作的模式,被《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视为欧洲推进自动驾驶的一种典型路径。
“我们将以信任积累的速度扩张,而非盲目追求规模。”MOIA首席执行官萨斯查·迈耶(Sascha Meyer)表示。
面对Waymo的成熟网络、特斯拉的飞速推进及中方多元化试点,大众能否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或许答案就在20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