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道L90:为家庭带来“纯电时刻”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岳坤)今天 15:51
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上,有媒体问及关于小鹏汽车在欧洲市场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信的表示:我们没有4万欧元以下的,均价在5万欧元左右,要在汽车发达的市场,把品牌做高,先做发达国家,然后做中高端市场。我想,这个策略对国际市场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对树立小鹏汽车以及中国汽车品牌的高端化形象大有裨益。
没错,这就是小鹏汽车在欧洲市场的战略。
9月8日,2025年慕尼黑国际车展在慕尼黑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小鹏汽车以强大阵容亮相,携全新小鹏P7、2025款小鹏G6、2025款小鹏G9、小鹏X9及小鹏P7+五款车型登场,并同步展出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模型及SEPA扶摇架构等一系列创新科技产品。本届车展创新采用“室内+室外”双展区联动模式——小鹏室内展台位于B1展厅C20展位,室外展区则坐落于慕尼黑市中心Ludwigstrasse与Von-der-Tann-Str交汇处,毗邻慕尼黑王宫等文化地标。通过多维度、沉浸式的展陈方式,小鹏向欧洲观众系统呈现了其在智能出行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硬核实力。
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以全新小鹏P7为核心,在展台发布会阐释了小鹏在设计、性能与智能化方面的最新突破,并强调公司正致力于构建以AI汽车、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为核心的生态体系,全面展现从“智能汽车制造商”向“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战略转型的决心。
以欧洲为起点,迈向全球新阶段
发布会上,小鹏宣布其欧洲首个研发中心正式启用。作为全球第九大研发枢纽,该中心将与硅谷、圣地亚哥研发中心协同运作,贯彻“In Europe, With Europe”理念,深入洞察本地需求,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本土化。
“该中心使我们能更直接地聆听欧洲用户的声音,并将其转化为小鹏的创新动力,”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顾宏地表示。这不仅代表研发网络的扩展,更是小鹏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
关于P7进入德国市场后有无修改和变化,何小鹏回应道:“我不能准确的回答你这个问题,但大概率不用做什么修改,除非在软件上,主要是包括了对德语的支持,当然小鹏的其他车,实际上的 smart cabin(智能座舱) ,这个智能辅助驾驶,都已经针对于德语或者欧洲市场已经做了很多的适配了,它可能需要做一些适配而已。”自2021年以挪威为起点进入欧洲市场,小鹏迄今已覆盖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成绩斐然:2025上半年跻身全球纯电品牌销量前六;1-7月海外交付量达21,701台,同比大幅增长174%。在欧洲,小鹏稳居中高端纯电汽车中国品牌销量榜首,小鹏G9与G6分别成为中大型及中型纯电SUV细分市场最受欢迎车型。即将登陆欧洲的全球首款AI汽车小鹏P7+,也将为当地用户带来前沿智能体验。
所以,有了以上成绩,对于新车型进入新的市场小鹏汽车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我觉得我们的其中一个优势在AI,创业的时候小鹏坚定智能电动汽车,实际上就是说(AI技术)看得远、看得准,所以我们坚定地投入在 AI 领域里面。”有着AI领域的加持,小鹏汽车拥有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欧洲市场,为欧洲用户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和出行方式。
据德国调研机构USCALE数据显示,小鹏净推荐值(NPS)高达81%,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3%,并在欧洲市场赢得“零负评”口碑,印证其产品与服务的高度认可。
而关于小鹏与大众集团的战略合作,何小鹏简单介绍,“价值是长期的、非常大的”,他认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应该要有强力的合作伙伴,小鹏选择了大众,大众选择的其中之一也是包括了小鹏,我觉得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尤其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已应用于大众在华纯电平台,并将扩展至燃油及插混车型。同时,小鹏全球本地化生产进程加速推进:今年7月,印尼本土化生产的小鹏X9正式交付,标志全球生产战略进入全面落地阶段。未来,小鹏还将携手欧洲优质供应链伙伴,加速将中国智能汽车推向全球。
AI出行矩阵全面进化,勾勒未来出行新图景
对于智能机器人和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等前瞻科技产品,小鹏汽车同样在有计划的进行。
“无论机器人也好还是飞行汽车也好,都是一个全新的产品的形态,它进行商业化它是有一个过程的”,何小鹏补充到:“ 机器人的竞争会更快速的比汽车或者新能源汽车快速收敛,因为我认为机器人的研发的难度远高过汽车,所以这个大浪淘沙的速度会极快。也许不用 5 ~ 10 年,也许是 3 ~ 5 年就会进行一个大浪淘沙,最后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还 keep alive,我认为这是一个蛮重要的事情。”是的,小鹏汽车未来会坚持把技术做好、产品做好,争取能让大家在明年看到、摸到、用到,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去打动消费者,构建全新的产品矩阵。
机器人方面,历经五年研发、六代产品迭代,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已进入工厂实训,并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新一代超类人机器人,目标2026年实现量产,应用于工业运营、门店服务及零售导购等场景。
在低空出行领域,小鹏汇天历经12年技术积累、约6亿美元投入、七代飞行器迭代,其「陆地航母」飞行汽车将于今年10月在迪完成全球首飞。该产品目前在中国已获近5000份订单,计划2026年下半年交付。小鹏也将与多国合作探索低空应用场景,推动“空地一体化”智慧出行落地。
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出海自然成了必经之路,也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何小鹏认为“你想成为一家强大的公司、一家科技的公司,出海是必须的”。因为全球的市场比中国的市场大数倍的,如何在全球市场去做好,所有活下来的大公司都会是全球的公司,都得出海,。所以在不久的将来,大家会看到这个会有更多的中国公司来到慕尼黑车展,然后最后会剩下几家特别好的公司做更强大的、更创新的产品服务大家。
同样,小鹏汽车正坚定朝着“成为全球用户喜爱的智能科技企业”的目标迈进。通过技术创新与本地化战略双轮驱动,小鹏持续加速全球AI出行格局的构建。正如董事长何小鹏所言:“我们不仅希望‘In Europe’,更要‘With Europe’。未来将在欧洲深化研发投入与合作伙伴关系,把更多科技创新带给欧洲,服务每一位本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