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十万新军因何澎湃而来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车谷)22年4月14日 08:09

“武汉经开区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氛围,是我们大学生留汉发展的理想之地。”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车辆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戴训感慨。

3月31日,“一起向未来”新时代英雄城市学子行活动在车谷启动,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师生踏访路特斯武汉智能工厂、体验无人驾驶汽车。

据了解,2021年较2020年,武汉经开区吸纳大学生就业至少有两成增幅。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武汉经开区常住人口达到61.8万,相比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量(52.15万)增加了9.65万,增幅18.5%,居全市第二。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本地6个月以上的实有人口。2021年武汉市常住人口达1364.89万比2020年增加120.12万,增长9.7%,达到历史最高位。

面向“十四五”,武汉经开区聚焦建设“中国车谷”中心目标,着力实现经济总量、常住人口、市场主体“三个倍增”,其中,常住人口迈向百万。“仅仅一年之内,常住人口新增近10万人,经开区‘人口倍增’迈出了坚实的一步。”4月12日,武汉经开区统计局负责人如是表示。

新增人口从何而来?

据分析,武汉疫后经济恢复增速,制造业从沿海到内地转移,人才加速回流,大学毕业生留汉势头向好,不断有百亿重点项目,企业第二总部落地武汉,带动了人口增长。

近年来,车谷坚持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之路,从车谷制造迈向车谷“智造”,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战略产业领域取得突破,成为中国车谷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武汉经开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全区“四上”企业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31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07家,同比增长8.9%。

“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等创新性发展,对人口的吸附力不断增强”。武汉经开区统计局负责人介绍说,武汉经开区二次创业再出发,聚焦中国车谷中心目标,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车谷副城,以创新为引领,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协同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小鹏汽车、路特斯汽车、中创新航、国电氢投、中国电子、中创为量子等下一代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项目相继落户,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密集汇集经开区,中国车谷活力十足。

今年内,路特斯武汉智能工厂、中创新航武汉基地等百亿项目将迎来投产。“这些重大项目投产后,需要大量研发、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将吸引大量人口流入并常驻车谷。”

创新性发展实体经济、数字经济,高素质人才流入车谷。位于经开区南太湖创新产业园的科大讯飞华中公司,运用AI、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助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预计员工总数将增至3000人,将成为除总部之外规模最大的区域平台。

国内最早的软件上市企业——东软集团,在武汉经开区建设华中区域总部和南方研发基地,主要从事汽车电子、医疗、网络安全、教育、智慧城市、政务等信息化的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开发,将形成4000人的规模。

4月,武汉理工大学与武汉经开区共建的理工大“三院”将正式动工,聚焦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智慧医疗装备研究院也将落户军山新城,将为武汉经开区输入大量高素质人才。

4月12日上午,武汉经开区工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审议相关文件,研究部署今年重点任务。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了武汉经开区工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及2022年工作要点,审议了《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意见》及配套实施办法和细则。

近年来,经开区大力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投入2亿元,资助“车谷英才计划”人才项目243个,打造“车谷人才创新港”,开通全国首个人才服务“车谷人才一卡通”,建成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车谷园区,持续集聚创新要素,壮大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引育院士28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3.6万名,年均吸纳大学生就业近2万人。

今年,经开区将进一步完善区级人才政策,大力推进车谷人才“百千万”计划,优化实施“车谷英才计划”,积极培育行业领军人才和产业高端人才;推进实施青年人才“春笋计划”,壮大优秀人才后备队伍;实施“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加大高素质工程师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引育各类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