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设计>文章详情

我们为什么很难看到专业而精彩的汽车设计点评?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常冰)18年4月12日 09:54

 
虽然知道艺术批评家对艺术的进步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但还是对这一职业不太感冒,可能是因为国内的艺术批评家真的只有自以为是的批评,而鲜见客观积极平等的批注加评论,甚至还有像君王对臣民一般傲慢的类型。
 
汽车设计界目前还没有类似的专职批评家,尽管很多媒体都有专门的汽车设计类内容,但大多都对设计专业保持着基本的尊重和距离,以普及汽车设计专业知识为主,或者对优秀设计做正面的积极推介。当然,无来由的吹捧也不少见。
 
 
这与汽车设计圈的氛围很契合——虽然评论别人的作品是汽车设计师日常最主要的谈资,但极少会有正式的、书面化的评论出现在媒体和行业交流活动中。毕竟,特别好的和特别差的设计大家自然有比较接近的判断,没什么可辩可论的,而中庸的设计又很难找到引人注意的点可供评论。
 
更何况,各个品牌的设计团队的状况如何,业内基本都是了解的,好的设计涌现出来,肯定是让大家一起振奋提精神,出来个差的,也都能理解个中苦衷。
 
另一层原因则是,汽车设计界的不同群体内有着大致趋同的判断,但不同群体之间的判断则往往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如果有人抛出一种汽车设计专业论调并试图与其他群体分享,往往会因为各自的审美和专业阅历差异而陷入无意义的争辩。
 
例如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是被激励着去挑战权威和现实,要完全自由地探索更远的未来;而专注于量产设计的职业设计师,则要花很大力气平衡工程实现的困难,是带着镣铐跳舞,时刻要小心别被绊倒。
 
 
例如个性化、运动感、硬朗或温婉等等审美术语,在这两个群体的理解和拿捏方面一定有着巨大的差别。学生们的天马行空在职业设计师眼里可能只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而职业设计师耗费数天时间反复锤炼的一条曲线,则会被学生们认为是平淡无味枯燥至极。
 
当然,这不同的群体之间还是有着很多正向的审美交流和碰撞,因为他们都希望从对方的视角得到有意义的收获和进步,而不是粗浅的用自己的标准判断别人、为别人贴标签。
 
审美需要一定的技能训练、知识积累和交流互动,它无法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下完成,哪怕是个性化的纯艺术领域。汽车设计是创造者群体与社会消费群体的沟通和往来,在这其中,完全个人化的评判其实并无意义。
 
设计师究其一生的时间和所有的专业技能,无非就是希望可以准确把握某一群体的需求,为众我代言而忘却自我,并以最适合他们的方式融入艺术和人文的成分。
 
 
媒体了解设计审美的这一特性,他们很愿意参加汽车设计师的专业活动,期望获得更专业的知识和方法,超越简单的个人审美好恶。尤其是有这样一类汽车设计专业媒体人士,虽然始终凤毛麟角但一直在坚持着:他们是很多汽车设计师的朋友,而且是那种熟识多年、对其设计生涯发展都很熟络的程度;他们钻研设计专业教材和杂志,甚至自己就是设计专业出身,对汽车设计的流程和酸甜苦辣都有深切的了解;他们爱车如命,对设计之外但汽车之内的一切都饱有兴趣,所以他们既不会脱离产品制造的实际而狭隘的纠结于审美,也不会沉迷于传统经典而忽略面向未来的探索和尝试。
 
尽管这类媒体人士能够从一副粗略狂乱的草图就猜出很多秘密的细节,甚至根据主设计师的脾气秉性就能预测某一款车型的大致风格走向,但他们绝不会为了爆料吸睛而卖弄抖露,因为他们往往视己为设计同业者,天生有着朴素的行业维护和自律意识。
 
也有一些反面的例子。有些人连汽车品牌的定位和调性都不了解,更谈不上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完全凭自己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审美好恶来代替对整个车型设计水平的判断,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并肆意夸张。
 
这类伪专业的媒体评论其实像坐井观天一般愚蠢可笑,但借助网络传播却还真的能找到受众和支持者。虽然信息网络化时代人人都有表达个体的自由,但利用部分人群对汽车的不了解而故意误导,就等同于耗费别人的时间传播错误、不完整的片面信息,实在不属于表达自由的良好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