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滴滴一家独大后陷入平静的网约车市场2018年一开局就狼烟四起。
先是易到低调东山再起,接着是美团打车高调上线因资质问题被挡在进京路上。已经一年没有感受到竞争压力的滴滴开始重操旧业,派发海量红包打折券。
今天(1月17日),曹操专车放出消息称获得多家海内外知名金融机构投资,完成A轮10亿元融资,估值超100亿元。而5天前的1月12日,曹操专车已经正式进入北京市场。
曹操专车由吉利集团2015年11月投资成立,采取“新能源汽车+公车公营+认证司机”的B2C运营模式,车辆全部采用自有自营的帝豪EV电动车,自有专职司机。目前已在全国17座城市上线,超过1.2万名专职认证司机。
比美团打车有利的是,曹操专车2017年9月就拿到了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并在全国拿下21座城市的网约车经营许可证,2018年会入驻上海、深圳、重庆等超大型城市。
与其他网约车公司相比,曹操专车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吉利自己的电动车,在购置税、使用成本上降低投入。对吉利来说,既能分担一部分电动车销量,又能在实际运营中积累大量电动车运行数据,应用于后续产品的改进提升。
曹操专车董事长刘金良说:“自2015年至今,公司在产品研发、司机运维、车辆购置、推广方面投入10多个亿,其中大部分投入集中在产品研发上。与其他B2C、C2C平台相比,背靠吉利的曹操专车在新能源车型方面优势十分明显。”
例如,吉利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冯擎峰曾在一次论坛中提到,他参加曹操专车交车仪式时有司机向他反映“现在的车驾驶座是8向电动调节的,能不能换成副驾8向调节的,尽量让乘客舒适”。吉利作为生产商能更迅速接收到来自市场一线的需求,迅速做出评估和反馈。
在融资到位、规模增长到一定体量后,曹操专车的运营模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汽车商业评论》从曹操专车方面得到的消息是:作为开放平台,未来公司车辆采购不会仅限于吉利,会对所有新能源车辆采取开放态度,引入采购招标体系,将所需的车型按照大小、轴距、空间、座位数、定价、续航里程等标准来进行罗列,国内市场上在售车型都有可能进入采购范围。
服务范围也会从目前的专车拓展至出租车、帮忙、车辆充电等。曹操专车已经计划在上海推出“出行管家”服务,但除了“有不同车辆上线”外,目前没有对该服务做出更多说明。
无论是拿到10亿元融资的曹操专车还是开疆拓土的美团、东山再起的易到,2018年网约车市场再次进入战国时代值得各方期待,毕竟谁也不愿看到滴滴一家独大、垄断市场的局面。消费者也需要更高质量、更多层次、更多样化的服务。
就在昨天,一位车企高管在朋友圈感叹:“再次体会,出租车行业需要提升,整合,进化!上了出租车就是进入司机的餐厅,卧室,各种脏,响,振动,还有肉包子的味道……”
相比出租车和社会车主构成的C2C平台,曹操专车有明显的服务优势。刘金良介绍:“公司全面导入百年伦敦出租车的司机培训认证体系,成立了曹操学院,大力培养优质服务专业认证司机。”
“每名司机在接受面试、考试合格后,还要到曹操学院接受严格的入职前培训,涉及仪容仪表、服务标准、商务礼仪及医疗急救等众多方面。严格的管理与培训,让曹操专车的出行服务更加专业、安全、优质。”
而价格方面,公司宣称从上线第一座城市至今,一直坚持履行“高峰雨天不溢价”的定价原则,承诺不绕路、不拒载,同时平台还推出了“动态折扣机制”,即根据城市当前的用车需求和车辆配比,系统自动测算折扣比例,在基础价格上进行降价。总体来看其价格介于其他专车和出租车之间。
目前已覆盖杭州、宁波、青岛、南京、厦门、成都、天津、太原、大连、苏州、广州、营口、西安、长沙、金华、北京等17座城市,10亿元融资到位意味着曹操专车的扩张速度会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