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换新一口价11.98万元,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常笑)今天 16:10
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头部车企的每一步战略调整都备受瞩目。

在2025广州国际车展上,上汽乘用车不仅带来了全球首款量产半固态电池车型等技术突破,更宣布推进一项重要的组织架构调整——首次成立销售公司。据了解,新设立的销售公司目前已基本完成筹备工作,将由现任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张亮主持工作。

这一调整被业内观察人士视为上汽乘用车在行业转型关键期的重要举措,新公司将全面整合产品规划与营销服务体系,实现从产品定义到用户服务的全链路闭环管理,标志着上汽乘用车营销体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上汽集团累计批售364.7万辆,同比增长19.5%,终端零售383.4万辆,持续领跑国内行业;10月单月销量更是重回行业榜首,实现年度月度销量同比“十连涨”。
上汽乘用车的“十连涨”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扎实的技术积累与产品迭代之上。在本届广州车展上,两大技术亮点集中展现了其产品竞争力。

MG品牌推出的全新MG4半固态安芯版,作为全球首款、行业唯一实现量产装车的半固态电池车型,将于12月正式交付。该车型的量产,意味着上汽乘用车在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已实现从“实验室”到“用户端”的跨越,打破了此前行业“概念先行、量产滞后”的怪圈。
荣威品牌则在智能化领域持续突破。荣威M7 DMH全球首发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及场景,推动智能座舱从“指令响应”迈向“意图驱动”。这种交互逻辑,标志着AI技术在车端从工具属性向伙伴属性进化,为智能座舱发展指明了“以用户意图为核心”的新方向。

技术突破直接转化为市场认可。数据显示,荣威、MG品牌10月新能源零售销量同比增长超59%,远超行业平均增速,印证了“技术优势-产品竞争力-市场销量”的正向循环。
而随着半固态电池、智能座舱等尖端技术的落地,上汽乘用车的产品矩阵正形成“燃油车稳住基本盘、新能源车领跑增长”的格局,为营销体系升级奠定了产品基础。
在产品技术持续突破的同时,上汽乘用车的组织架构调整同步推进。据了解,设立上汽乘用车销售公司的核心目标在于实现两大突破。

首先是推动产品与营销的深度融合,其关键在于系统化地传递产品价值,优化用户服务体验。新的运营模式将建立从即时服务响应、中长期产品迭代到长期品牌建设的完整价值链条,着力改变传统以价格为导向的营销方式,转向以用户认知为核心的价值沟通,让品牌理念与技术优势通过消费者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实现有效触达。
其次是践行全面To C的运营思维,这一理念将覆盖包括终端消费者、媒体伙伴和经销商网络在内的所有关联方。在具体实施层面,对媒体侧将更加注重内容的价值性与传播力;对经销商端则将通过更易理解的培训体系和沟通方式,不仅重构门店体验与服务流程,更从根本上以用户思维重塑合作关系,共同推进高质量的内容传播与用户服务。

很显然,上汽乘用车的营销体系改革具有“样本意义”:它证明传统车企的转型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组织架构、运营思维的同步革新。从销量“十连涨”到技术量产落地,再到营销体系重构,上汽乘用车正通过“产品-技术-营销”的三维联动,从“规模增长”向“质量增长”跨越。
随着销售公司的正式运营,其能否将半固态电池、智能座舱等技术优势转化为更广泛的用户认知,能否通过To C思维持续提升用户粘性,将决定其在新能源赛道的“下半场”竞争中能否持续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