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11.99万起售的长安马自达EZ-60,能否改写合资新能源格局?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王菁)今天 00:05


9月26日,长安马自达首款全球战略级新能源SUV——MAZDA EZ-60正式上市,以11.99万-16.09万元的指导价,覆盖纯电、增程两大动力版本共6款车型。

作为马自达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落子,这款车不仅延续了品牌“魂动”设计与“人马一体”的操控基因,更在智能座舱、安全防护等领域抛出“4nm车规级芯片”“9气囊全系标配”等硬核配置,还同步官宣“甜蜜天后”王心凌为代言人,并推出7大购车权益。

在15万级新能源SUV红海市场中,这款“全球车”的入场,既是长安马自达向“国内首家全面转型新能源的合资车企”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也为合资品牌如何平衡“全球标准”与“中国市场需求”提供了新样本。


用“技术实标”破局,拒绝新能源“参数噱头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堆参数易,做实效难”的当下,EZ-60选择以“可验证的技术细节”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其核心亮点并非停留在纸面数据,而是聚焦用户实际用车场景的体验优化。

从设计来看,EZ-60并未跟风新能源车型“极简无边界”的同质化风格,而是将“魂动美学”与空气动力学功能深度融合。全车9组贯穿式风道+7组空气动力学组件,并非单纯的装饰设计——经测试,这套系统可减少风阻60.8counts,直接转化为CLTC续航提升41km;同时在185km/h高速行驶时,能为后轴提供705N的稳定下压力,解决了SUV高速行驶稳定性不足的痛点,风噪还能优化4dB(A)。这种“美学服务于功能”的设计思路,区别于部分品牌“为风道而风道”的形式化设计,也体现了马自达一贯的“造车如艺”理念。

操控层面,EZ-60延续了品牌“人马一体”的核心优势,但并未追求“极致加速”的噱头。其动力输出标定在“线性可控”区间,增程版综合续航超1200km,纯电版CLTC续航600km,且明确标注“续航不虚标”,提前满足欧洲法规要求。底盘调校则由中、日、德三国四地工程师联合完成,累计投入900辆测试车,完成900万公里路测,覆盖德国不限速高速、瑞典冰雪路面等9国复杂路况。首次搭载的连续可变阻尼悬架,可实现毫秒级路况响应,配合车身20%的侧倾刚度提升与10%的俯仰抑制能力,在保证操控精准性的同时,有效减少乘客晕车概率——这种“兼顾驾驶乐趣与乘坐舒适性”的调校,恰好切中家庭用户对SUV的核心需求。

智能配置上,EZ-60的“越级”同样体现在“实用主义”。同级首发的4nm车规级芯片,并非单纯追求“算力数字”,而是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可在-40℃至125℃环境稳定工作,设计寿命达15年以上,解决了消费级芯片在车载场景下的稳定性短板;语音指令响应39毫秒、复杂对话准确率提升55%的表现,直接落地为“CUI零层级交互覆盖90%高频场景”的实用体验。全球首发的100英寸裸眼3D HUD,不仅支持“导航箭头贴地显示”,解决传统HUD“飘抖晃”痛点,还能在驻车时切换为3D影院模式,配合23扬声器杜比全景声系统,将“智能配置”转化为可感知的用车场景价值。

在新能源车型普遍以“算力多少TOPS”“加速几秒破百”为宣传点的当下,EZ-60的“技术实标”思路具有行业参考意义。它证明,合资品牌的电动化优势并非“堆料”,而是基于用户场景的技术整合能力——这种“不玩噱头、注重实效”的产品逻辑,或许能成为合资品牌打破“新能源转型慢”刻板印象的突破口。


以“全球标准”筑底,重构15万级安全认知

安全是马自达的“DNA级优势”,EZ-60则将这种优势从燃油车延伸至新能源领域,通过“实战测试+权威认证+全球供应链”三重保障,重新定义15万级新能源SUV的安全基准。

首先是“实战验证”的硬核表现。9月,EZ-60在“丙察察”完成行业首个“整车碰撞/翻滚/浸水”连环挑战:110km/h双车偏置对撞后A柱无变形,35米陡坡翻滚后车身结构完好,30分钟浸水后电池无短路起火——这种“极端场景下的安全验证”,区别于部分品牌“实验室数据达标”的单一维度,更贴近用户可能面临的真实危险情境。随后,该车又斩获“2025中国十佳车身”及“最佳材料奖”,并获得中汽中心“TOP Safety”顶级安全证书,形成“实战+权威”的双重安全背书。

车身结构与材料上,EZ-60采用7横5纵笼式铠甲结构,高强钢占比86.5%,热成形钢占比27.45%,最高强度达2000MPa,关键部位如A柱采用“五重防护”(内外双层1500MPa热成型钢+腔体SNS复合材料),抗弯性能提升44%。值得注意的是,其车身板材来自宝钢GA锌铁合金,盐雾测试960小时无锈蚀,相当于自然环境下30年抗腐蚀,较行业普遍使用的GI镀锌板材,膜下扩蚀性能提升70%——这种“看不见的材料投入”,体现了合资品牌对“长期品质”的坚持,而非短期“降本增效”的妥协。

电池安全方面,EZ-60提前满足2026年最严电池国标(GB38031-2025)及欧洲标准,采用8层防护架构:电芯选用高安全磷酸铁锂,电解液分解温度提升至260℃;电池箱体两侧配备1500MPa热成型钢加强件,底部加装冷冲压防撞梁;电芯间采用纳米多孔隔热材料,配合智能算法24小时监控(AI预警准确率≥99.9%),即使单电芯热失控也能控制影响范围。这种“从电芯到系统”的全链路防护,解决了用户对新能源车型“电池安全”的核心顾虑。

当前15万级新能源市场,部分车型存在“安全配置减配”“材料标准降低”的现象,EZ-60的安全策略则展现了“全球车”的底线思维——它证明,即使在价格敏感的细分市场,“安全不降级”仍能通过全球供应链整合与技术优化实现。这种“以安全为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不仅能帮助其在家庭用户群体中建立信任,也为行业树立了“安全不应成为性价比牺牲品”的标杆。

作为长安马自达“全面转型新能源”的关键车型,EZ-60的意义远超一款产品本身——它既是马自达对“电动化时代如何延续品牌基因”的回答,也是合资品牌对“如何平衡全球标准与中国市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