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德国总理“炮轰”欧盟强制新规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莫莉)2025-07-23 13:59

作者 / 莫    莉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欧盟想给租车业套上“全电紧箍咒”,德国总理默茨第一个拍了桌子。

2025年7月21日,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公开批评了一项正在酝酿的欧盟计划。

据德国《图片报》报道,该计划拟自2030年起,禁止汽车租赁公司和大型车队采购非电动汽车。这一新规将适用于整个欧盟境内的所有租车公司和拥有车队的企业,一旦法案落地,Sixt、Europcar等租车巨头及拥有车队的大型企业,将被限制仅能采购纯电汽车。

然而,这项被欧盟视为“绿色加速器”的计划,刚露苗头就撞上了德国这个硬茬。

默茨指出此举“忽视当前需求”,这一提案如若通过,将忽略欧洲当前的基础设施与市场需求,不利于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欧盟“快车道”推动绿色出行

欧盟委员会的秘密讨论已持续数月。

7月19日,欧盟委员会被爆正在起草一份草案,拟在2030年起,要求汽车租赁公司和大型企业车队仅能采购纯电动汽车,禁止购买燃油或混动车型。

该政策若获通过,将意味着租赁车市场在2030年实现100%电动车标准。考虑到租赁车辆通常更换周期为1至2年,新车入市后,私人用车市场也将迅速电动化,可谓快车道推动绿色出行。

设定电动车配额,本质是为了加速减排进程。

据Electrive报道,早在7月初就有文件提及:2030年前企业车队EV配额或将率先设定75%,后续逐步提升至100%。

欧盟方面回应表示,目前政策尚在内部草拟阶段,没到正式提案阶段,正进行“影响评估”,并未最终定案。

值得注意的是,此项草案并未体现欧盟委员会政治层面决议,仍需议会和理事会层面通过,才能成为具有约束力的法规。

德国总理痛批:电动强制脱离现实

欧盟的“算盘”打得响亮,却没算到德国总理会如此直接地泼冷水。

默茨对该提案的批评来得十分直接。7月21日,他在柏林会见挪威首相后向媒体指出:“上周末公布的有关租赁车队电动化的提议,完全忽视欧洲当前的需求。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合适,我们需要保持技术的开放性。”

他指出,德国虽支持碳中和目标,但对仅依赖电动车技术的强制路径深表忧虑。倘若不了解市场与基础设施的实际承载能力,贸然加速淘汰内燃机,就有可能对欧洲汽车工业的根基造成损害。

“我对欧盟的批评不是个人化,而是基于客观需要。”默茨强调,德国不只是反对环保目标,而是希望有更多技术手段可选,包括合成燃料、氢能源、混合动力等。

德国早前对2035年禁售燃油车已表达过弹性,曾争取让氢燃料、合成燃料、插电混动列为替代方案。

如今,租车公司车队又被纳入电动车采购强制框架,德国态度再度强硬,反对“一刀切”。

默茨指出,若仅依赖电动车技术,未来出现新能技术受制于成本、基础设施,反过来将拖累产业竞争力,甚至引发就业风险。他主张继续保持研发多元和市场分化空间,这也映射出对汽车产业未来结构的深远考量。

租赁业界和议员也坐不住了

欧盟的计划不仅惹恼了德国政府,更让租赁业界和部分议员坐不住了。

租赁业界从一开始便已表达担忧。

Carscoops报道称,Sixt首席执行官尼科·加布里埃尔(Nico Gabriel)指责该配额“并未抓住核心问题”,核心在于充电站基础设施尚不足,而非车型选择。

租赁需求复杂,针对不同场景如长途自驾、偏远地区、商务会议等——电动车当前迭代能否满足用户预期,尚待商业证明。

欧洲租赁协会Leaseurope负责人理查德·克努本(Richard Knubben)也公开表示,若将原定于2035年的全面禁售安排提前到2030年,不符合现实经济基础,应以事实为导向而非单纯出于“环保信念”。

欧洲议会议员马克斯·费尔贝尔(Markus Ferber)更是呼吁欧盟委员会放弃该计划。

他在写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信中指出,如果这项规定出台,企业将只是为了达成配额而被迫采购电动车。

尽管反对声音明显,仍有部分支持者认为,公司车队占据欧盟新车销售60%,若以租车和企业采购为突破口,大规模推动电动车,可加快二手市场流转,实现绿色普及。

外媒指出,此举与2035年对燃油车禁售时间相呼应;若通过,可提前释放大量电动车进入二手市场,从而加速消费者切换。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内部报告显示,租赁业务占欧洲新车销量20%,企业车队则占40%,合计构成60%的市场基本盘。

若2030年强制电动化,按照租车平均两年服役周期推算,2032年起欧洲租车市场将全面电动化,这比原定2035年燃油车禁令提前三年。

一边是汹涌的反对声浪,一边是对绿色转型速度的执念,这场争议正撕开欧洲电动化进程的深层矛盾。

当“全电时间表”遇上“现实减速带”,默茨的反击不仅是为德国汽车工业争空间,更给欧洲绿色转型提了个醒:激进的目标若脱离土壤,再美的蓝图也难落地。

然而,这场拉锯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