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华为和奥迪的合作,从2019年就开始了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牛跟尚)今天 15:32

2017年9月27日,北汽新能源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范围包括云计算、车联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2018年11月5日,双方在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展开进一步合作。2019年1月29日,华为与北汽蓝谷子公司北汽新能源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2022年底,双方合作模式升级为鸿蒙智行,2024年8月6日,合作车型享界S9正式发布。

实际上,北汽新能源,是第一个和华为深度合作的造车新实力。

2019年1月,赛力斯与华为举行全面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工业互联网、ICT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2021年,双方联合发布了首款量产车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并宣布该车将在双方渠道联合销售。同年12月底,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第二款高端汽车品牌AITO问界M5发布,被视为“首款鸿蒙汽车”

后来,大家记住了第一个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汽车品牌是赛力斯,准确地说,它造车新势力中第一个和华为全面合作。

殊不知,也是在2019年汽奥迪也和华为深度合作。

这一秘密档案,直到2025上海车展前的4月20日,才全面正式解密。

在当天举办的以“科技重塑,向新而行”为主题的2025新华网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论上,除了新华网党委常委、董事、副总裁杨庆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中汽中心智能网联领域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秦孔建,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等媒体、行业、高校的嘉宾外,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德楷(Michael Arndt),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等,向外界披露了行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内幕。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透露,华为和奥迪的合作其实从2019年就开始了,基本上花了五年多时间,终于才打磨出了搭载在奥迪车型上的华为乾崑技术,这也是长期主义的坚持、坚守。

在这五年中,我们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未来,华为乾崑技术会搭载到奥迪主力车型上,真正实现硬科技和软科技的完美结合,为更多豪华车用户带来科技重塑的豪华出行体验。亲自参与这一合作的 冷江涛说。

这位华为人认为,奥迪拥有汽车机械领域百年技术积累,华为乾崑技术拥有组合驾驶辅助领域顶尖实力,双方技术优势互补,实力相得益彰,品牌联袂是机械素质与组合驾驶辅助技术完美融合,将共同打造未来智能汽车标杆产品,带来豪华智能驾驶辅助全新体验。

奥迪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 冷江涛举例,针对组合驾驶辅助技术,行业普遍是EMC的Level 3就可以了,但奥迪的要求是EMC Level 5,我们工程师试遍了整个行业主流的所有元器件,全部换了一遍,花费6个月的时间,才真正达到奥迪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和奥迪的工程师也在共同成长,华为从奥迪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这是共赢互助的过程。

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对此则表示,奥迪一直相信并践行长期主义,奥迪全球发展超越百年,“百年中我们也经历过很多竞争、法规、技术造成的经营波动和风险,有很多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所以我们深知做一个敬畏法规、敬畏生命的企业公民,以客户为中心,才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这是我们应对消费者需求进化、看待科技创新的起点。‌‌

在任何时代,科技的宗旨,都应该是让客户的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精彩。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德楷在论坛上表示,基于庞大客户基数的深刻洞察,客户需要的是中国式智能豪华出行,从来不是简单的“燃油还是电动”的选择题,我们需要为客户们提供软硬科技完美结合的综合体验。

为此,奥迪打造的PPE豪华纯电平台与PPC豪华燃油平台共享了最新E³ 1.2电子电气架构。这套电子电气架构通过5台高性能计算机精确控制车辆驱动系统和悬架、驾驶员辅助系统、信息娱乐功能、灯光控制及空调和座椅调节等舒适功能、中央内部联网5大功能域,解决了燃油车智能化短板,让燃油车也能拥有聪明的大脑。

奥迪打造的PPC豪华燃油平台和PPE豪华纯电平台,坚定施行“燃油+电动”双线领跑的战略。和保时捷联合研发的PPE豪华纯电平台更是结合了强大机械素质和前瞻智能科技,为豪华电动车主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电驾控体验。

提升客户体验才是王道,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表示,这场软硬科技共生的技术挑战,从奥迪与华为的强强联合,可以见证软件算法与硬件特性的协同之道。既延续了奥迪在机械工程领域的硬核基因,又融合了华为在组合驾驶辅助领域的前沿突破,为行业提供了“技术锚点与商业落地”的合作典范。

新华网党委常委、董事、副总裁杨庆兵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70%(1286万辆/全球1823万辆)的核心市场,正以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为引领重构汽车产业生态。汽车企业应避免“硬件不硬,软件不软”,这是过去很多时候一些所谓的“科技创新企业”遇到的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在论坛中以“科技向新、品牌向上、营销向善”总结致辞方向,期待以奥迪为代表的百年豪华品牌们,向新而行,基业长青。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表示,AI时代,中美德将主导未来世界智能电动车产业。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安全重构+智能升维”的双重变革。智能电动车正在从感知到认知,汽车将变成一台有情感有思想的移动机器人。

汽中心智能网联领域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秦孔建强调,“科技向新”必定会引领汽车产业变革持续的发展,在卷产业产品创新的同时,更多地也要关注安全,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认为,硬件是基础,软件是赋能,汽车真正的目的还是驾驶乐趣、安全、愉悦、舒适,需要靠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不是完全靠软件。

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最后表示,不管外面的竞争环境有多么喧嚣,不管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市场还是要回归长期主义,一定是回归价值、回归产品、回归服务,奥迪也时刻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