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关厂、裁员,欧洲汽车末日降临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涂彦平)24年9月29日 13:26
何为新质生产力?中央提出,新质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9月20日,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重庆召开。围绕“向新提质 融创行稳”主题,来自政府部门、智库机构、科研院所以及汽车产业链企业的负责人,聚焦我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共同探究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论坛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新华社重庆分社主办,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中国经济信息社重庆中心承办,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包含1场闭门会、1场主论坛以及5场分论坛。
在19日举行的汽车新质生产力高端智库闭门会上,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联席会正式成立,将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
首批理事单位包括一汽集团、一汽-大众、东风猛士、东风柳汽、东风本田、长安汽车、北汽研究总院、广汽传祺、广汽本田、阿维塔、理想汽车、京东集团、欧冶半导体、众山精密、翌光科技、弘喜汽车、重庆工业智能技术研究院等企业。
在主论坛上,举行了首届动力电池安全预警算法大赛颁奖仪式,还进行了《中国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调研报告》以及汽车军标极限测试品牌、中国汽研二手车检测和估值品牌、中国汽车母婴安全研究体系的发布。
五场分论坛分别聚焦汽车产业智能化与全球化新趋势、汽车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预警算法、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与电安全技术、中国汽车健康技术发展等主题。
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曾荣在发言中表示:“重庆是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拥有西部地区最完备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丰富的应用场景,全国领先的测试水平。”
围绕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庆齐聚了1200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重点培育了300多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三大系统、12大总成,56种部件的全覆盖。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表示:重庆市委市政府正着力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是该体系重点打造的三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是重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2023年,重庆市汽车产量232万辆,跃居全国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37%。
今年上半年,重庆的汽车产量达到121.4万辆,时隔8年重回中国汽车第一城,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39.1万辆,增速在汽车产业十大城市中排名第一。
王志杰认为,汽车第一城体现了“四个更”:“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在中高端市场占比率更大,重庆造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影响力更强,重庆造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的科技含量更高,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更优。”
当前,重庆着力推动汽车产业从链条型线型发展向生态型体系化发展跃升,全面构建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场景牵引、数字赋能、自主创新、品牌提升的汽车产业生态,促进品牌向上、产品向上、产业链向上。
比如,重庆也是全国首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现在正在着力打造全国便捷超充第一城。
曾荣表示,下一步,重庆市将锚定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目标。
持续推动整车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企业提质上量,力争今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100万辆;
持续壮大零部件产业集群,大力支持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5年底建成布局均衡、充电便捷、智能高效、技术先进的便捷超充生态;
持续深化智能网联应用,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基地,支持整车企业迭代升级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探索人工智能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和商业发展的新模式。
最终目标是到2027年建成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业整体水平达到世界一流。
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全球市场份额为64.5%。但中国是汽车生产消费的大国,但还不能算是强国。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刘明谈到有两个指标可以说明问题:一个是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中国品牌主要是国内的消费,在国外的销量还不如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一是品牌全球销量与本国需求量相比,中国品牌全球销量占本国市场需求量的0.6%,而日本和德国全球品牌销量是本国市场销量4-5倍的水平。
不过,进入智能电动化时代,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其一,随着汽车出口量的增加,中国汽车产品在全球影响力逐渐加大,其二,一些跨国公司纷纷与中国企业展开合资合作,中国汽车企业已经有一些技术输出了。
他表示,“中国汽车产业过去是大,现在我们是在由大变强的路上。”
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中国汽车行业必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清楚自己的长板与短板。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左世全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与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引领全球发展新优势,但我国汽车芯片、基础软件仍然存在短板,新一代电动电池等新技术发展加速,市场出现了无序竞争的现象,国际上滥用保护的措施影响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创新,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共同加以应对解决。
2024年,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中国汽研开展“中国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调研,走访了北上广深渝等重点地区二十余家汽车及供应链企业,深入洞察我国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和共性问题。
此次论坛,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梁智勇发布了调研的成果——《中国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调研报告》。
该《报告》也指出了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挑战:
比如,自主自研还需加强原始创新,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考考方面有待加强,价格内卷阻碍了供应链良性发展,很多车企还在扭亏的道路上,竞争非常惨烈。
比如,市场生态环境还有待优化,如汽车营销市场舆论环境混乱,汽车行业数据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汽车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薄弱,汽车文化产业生态亟待构建。
国务院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指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国有企业应发挥带头作用,这由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本质属性、发展定位以及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求决定的。
他分享了一组数据:中国一汽、东风、长安2023年完成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近360亿元,投资比重超过60%。但是,相比较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30%的渗透率,三大整车央企渗透率偏低,不到20%。
季晓南提出国有汽车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国有车企发展战略中心转移,二是充分发挥国资系统集中资源办车企的优势,三是积极推进国有车企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四是继续推进国有车企资源的重组整合,五是健全国有车企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建设,六是健全符合国有车企特点的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七是有效激发国有车企动力活力,八是大胆激发国有车企创新的浓厚氛围。
当前汽车行业内卷十分严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一些车企采取降价让利等各种手段扩大销售。季晓南指出,“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质量优,质优体现出经济效益,追求规模忽视了效益,这不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目标。”
汽车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复合型、创新型的高质量产业人才。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社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谈到了数智赋能汽车行业技能人才的趋势性变化:一是汽车行业人才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二是汽车技能人才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三是一大批新生代投身现代服务新业态。
他指出,“中国是个技工大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6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30%,与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高技能人才占50%还有差距。”
从2019年到2024年5月,人社部共发布了93个新职业,其中与数字化、智能化紧密关联的占70%,与汽车行业关联的叫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元、智能网汽车装调运维员,为汽车行业的就业打开了新赛道。
汽车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更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孙玉友表示:近年来,中国中检以中国汽研为平台,整合集团检验检测、认证标准计量等专业服务资源,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系效能,努力打造国际一流专业化综合性的交通服务平台,力求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与支撑。
中国汽研牵头编制的《车载通信天线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相关标准已获得批准,并将于今年10月实施,该标准是汽车通讯领域的首个行业标准,将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技术和标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