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张涛:用想象,开天眼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张涛)24年7月17日 11:00

撰文 / 张 涛(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编辑 / 温 莎
设计 / 赵昊然

天眼,是佛教里面的用词,人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还有佛眼。

“肉眼不用讲了,所有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用肉眼看到的。天眼简单讲是超越物理限制,有千里眼包括我们能看到一些实体的属性,在佛法里面都叫天眼,所以我觉得这个词特别符合我们的行业特点和我们的产品特点。我们实际是用技术来帮人开天眼,当然后面为什么不讲开慧眼和法眼,那个不是常人通过修炼能达到的层次。”

2024年6月15日,第十六届蓝皮书论坛第二天下午,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涛以“用想象,开天眼”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以下为张涛的演讲实录:

张涛:大家好,我是江苏泽景的张涛,非常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行业的认知。前面两位嘉宾分享的特别精彩,徐总为我们打开了宏观想象的空间,马老师讲的是在新的变化中应该怎样交互的方法论。

因为我是第一次来,所以还是简单地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企业。广告时间很短,大家忍耐一下。

有关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大家可以记住三个点:

我们公司2015年成立的时候就有设立愿景——成为世界领先的视觉科技交互企业,我们的使命是用技术和创新让人们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大家记住一点,泽景是一家世界企业。

2015年成立,2018年,我们推出了自主研发、制造、量产的泽景第一款HUD。我们也很自豪,能够在中国HUD本土化产业起到开拓者的作用。

经过很多年的努力,去年11月,我们的累计交货量已经超过100万台,当年交货量实现60万台,实现自我造血、持续发展,目前我们在中国HUD行业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看到这里,一些不太熟悉我们的朋友会讲,媒体上好像不太能够看到我们爆款的信息。因为我是从传统汽车行业出来的,大家毕业就在中国最大的合资车厂做了二十年,然后一起创业。我们更多的是要把产品做好,把客户服务好。

过去除了自己的努力研发和销售,我们在融资、开拓客户方面感觉好像没有必要做特别大的宣传,所以这些年来在宣传和市场上的投入都比较克制。今年其实不一样,奇瑞尹总六十岁的老汉也要出来直播了,市场形势变化太快。

确实是在很卷的行业形势下,市场上应该多一点理性的声音,多一点干货,能够让我们非专业的用户和受众了解真实的情况和技术的发展。

今天我的题目是“用想象,开天眼”。想象不用讲了,刚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想象。开天眼怎么讲?这个天眼是佛教里面的用词,因为我们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还有佛眼,这是佛教里讲的五眼。肉眼不用讲了,所有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用肉眼看到的。天眼简单讲是超越物理限制,有我们的千里眼包括我们能看到一些实体的属性,在佛法里面都叫天眼,所以我觉得这个词特别符合我们的行业特点和我们的产品特点。我们实际是用技术来帮人开天眼,当然后面为什么不讲开慧眼和法眼,那个不是常人通过修炼能达到的层次,所以解释一下我今天的开题。

我讲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座舱交互的趋势。我们可能更多从终端的层面去想象,字面意思,多模态是我们座舱交互的一个趋势,其中眼神交互是重点。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在看这张图之前,关于座舱里面的交互,我想带大家往回回溯一下。

在中国电动车浪潮之前,2014年之前,我们开的基本上都是燃油车。燃油车时代,我如果在座舱里面做交互,举个例子,刚才马老师也讲了空调的事儿,我们那个时候是怎么样调整空调呢?开到路上觉得有点热,低头看空调旋钮,由25度旋到20度,一看不对,我开的不是空调按钮。这样的交互模式,一低头,一抬头最起码1秒到2秒的时间过去了,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今天我们是怎么样来做车里的交互?我会告诉他,Hi,理想同学,我觉得有点冷,或者我觉得有点热,它自动帮你调节温度,而且它帮你调分区的温度。通过过去十年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进展,我们已经成功的把我们的车内的体验提升一大步,但是这样的体验我们畅想未来,它会不会到这个程度它已经停下来呢?我的答案是不会,下一步圆桌的答案我提前说出来了。

促进产品发展永远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技术发展,第二个因素是客户体验和场景一些变化。场景的变化举个例子,为什么中国城市里面的房地产会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我们的城镇化,大家的场景,我们用户场景发生了变化。所以这两方面,我们体验在我们现在这个车上非常多的屏,这种触摸的方式,我们叫操作复杂,我们想做一键设置或者实现功能,可能要在中控屏幕上进出很多层,有的时候还不一定能找得到,这是用户的痛点。包括还讲到视觉的过窄。

从另外一个方面,技术,大家可以看到自然交互的传感器现在的变化,我们不管是眼神交互、手势交互还是刚才的语音交互都已经有了更多的发展,包括AI,之前更多的是语言和语音的交互理解。现在正在往我们的手势、眼神多模态理解的方向在进展。这样技术和需求的转变,决定了座舱交互方式还是会持续演进下去。

这部分简单讲一下,我们认为这种多模态的交互方式里面还是有主次的,最重要的是视觉交互。视觉交互里面,大家可以看到首先这是由人的特性决定的,我们83%接收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来做的,这是人的特点。

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在交互输入、输出来讲,因为座舱的特殊性,它不能完全照搬手机的操作方式,我们以眼神为核心通过视觉搜索,用手势、用语音来执行的模式是未来座舱交互里面的理想模式,后面我还会继续深入的讲解一下。

因为视觉交互,特别在输入这一块,HUD我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这是我们对未来HUD发展趋势的预测,当然决定这些产品发展的技术,在上面的正方形里有突出,一个是我们驾驶的自动化、智能化,第二个是我们座舱的智能化,第三个是我们光学和显示技术的发展。

右边的,我不一一讲了,只是讲一下背后的逻辑。为什么我们大家都非常想要很好的AR交互模式,但是它迟迟没有实现呢?这个就跟我们后面技术发展的逻辑有关。这两年发展的智能化主要是像AI在座舱这方面智能化方向发展会更快一点,自动驾驶也在循序渐进,但是光学和显示技术的进步,实际上相对来说是比较慢的,它持续在做,但进步比较慢。

就像我们汽车上一样,虽然智能化做的已经很多了,但底盘、底盘调教技术相对来说还是很传统的,所以我们这个行业发展有它的特定规律,可能以后更多、更快进步在智能化方面。真正在立体显示,在3D和小型化方面还需要光学基础技术、材料和工艺的改进。

谈完我们座舱趋势,我谈一谈我们的整个AR的动态。既然是想象,我们希望跳出我们原来一个圈子,我们原来一天到晚都在想车里面怎么回事儿,我们是不是能跳开?我们去看一看车之外跟它相关的视觉领域在发生什么事。

先做一个基础的概念统一,AR、VR、MR和XR这些概念,不详细讲了,大概就是这么个因素,讲一讲我们AR和HUD,我们对AR HUD的定义是具备虚实融合显示特性的HUD。网上讲的是AR HUD更多是具备显示AR功能的这些硬件产品,但真正我们AR HUD系统,除了硬件之外还要包括软件算法,还要包括信号系统以及HMI。

目前为止,我们的硬件系统发展已经基本上具备规模了,但后边这几部分还亟待发展,而且不是汽车行业,不是HUD一家公司自己能搞定的一件事。

在AR这个行业里发生了什么事儿?这是最新的一些消息。左边是Meta Horizon OS开源,Meta它把它自己的操作系统打开,他认为我们下一代操作系统是替代IOS、OS和windows的操作系统,开源希望众多伙伴能够加入进来,这是我们AR生态。

第二个我们的Vision ,它的推出对于AR行业是相当大的事,正好我跟苹果的Vision PRO的硬件经理也做过沟通,关于硬件细节他什么都不能说,他说签过三层保密协议,他讲我们推出这个Vision PRO可能它还不完全成熟,但它代表我们苹果公司对未来多少年的大趋势的判断,我们始终认为AR会是下一代的计算平台,所以谈到空间计算基础,在Vision PRO里面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展示。

大家注意想想,我们在这个Vision PRO平台里面所用的这种手势的交互,所用的视觉和眼神的交互,转过来想一想跟我们座舱里面刚才我们讲的多模态交互,其实它已经打了一个样。雷朋包括后面的Glass AI不详细讲了,这是第一款我们销量预计超过200万副的AR眼镜,以前我们卖的最好的在这个行业里面都是VR头盔、VR眼镜,雷朋是第一款AR眼镜开始卖的量比较大的。大家在Blibli上面找到相关视频可以去看一看,可以体会一下新的产品跟原来产品有什么不同。

这方面更偏技术,如果想把AR真正的要做好,除了刚才讲到的两个大的技术生成式AI包括空间计算和多任务处理,这些技术之后,我们在哪些场景上要进行应用?这个需求大家可以看到,包括高清晰显示,环境感知、用户交互和自然输入还有隐私安全。

这里面特别提一下包括高清晰显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清晰显示,因为AR的这些显示都是立体的,都是三维的,所以它的显示无论从显示机里,无论从人的视觉心理学、视觉认知都跟我们现有这种平板显示是不一样的,它是完全全新的领域。

在后面大家可以看到泽景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的技术研究,举个例子高清晰显示里面就有怎么样显示3D效果,我们怎么样把平面东西变成立体的显示?除了裸眼3D、光场还有全息,这些显示模式带来的眩晕问题、瞳距适应、动态畸变、背景融合等这些问题都是现有显示器所没有的,所以都必须要做一些研究,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行业虽然大家的期望很高,但是它的发展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这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它背后有大量的新问题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光靠泽景自己来研究坦率来讲这么多的问题,不要说我们,到现在大家看到包括苹果也有很多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必须要做开放式的创新,必须要做生态式的创新。

我们和很多的合作伙伴包括同济大学马老师他们的团队,包括我们和一些客户,和一些高校都针对先进技术研发的项目做了研究,另外我们还在尝试把生成式AI引入光学设计,和我们非常有想法的供应商一起来做先进光学制成的研究,因为只有材料和制成上的突破才可能真正我们在显示上面的硬件问题和卡脖子的问题。

这里简单的列了一下我们的技术趋势,不全面。举个例子,我们怎么样把平面的信息把它变成立体的信息?我们有多交面光场的显示还有计算全息的技术。怎么样把它做到体积小?因为我们很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车前面的区域太小,东西塞不进去,怎么样做小体积化,降低定制化程度,包括类似光波导的技术都是非常好的未来的解决方向。但这些东西真正都依赖我们的材料和工艺的进步。

到最后落地,我们现在做什么?这两年这个市场上非常大的趋势就是HUD的配置,HUD替代仪表。举一个例子,关于HUD配置这两件事情,我们跟两家市场上比较领先的企业都发生过类似的对话,他们来的时候我们说服他们说一定要配HUD,他们说现在预算不够,我们可能就不配了。

我后来跟他们说20多万以上的电动车、新能源车,现在HUD已经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了,我们的用户会认为它是必须要有的配置。当然,当时很遗憾,没能说服,两位都是行业里的大佬。结果到后来都发生了情况,因为他们有很好的客户反馈机制,客户对这个车有很大的不满意,你为什么不配HUD?你这个HUD哪怕做选装给我,我可以自己花钱,但是不要不给我这种机会,因为前面没有配HUD,后面没办法后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后面两家整车厂在下一代里将HUD做了标配。

21年到24年,所有的配置率是100%,以前100%是选配或是高配。2024年持续上升,绿色是成为标配,它有仪表还有HUD,HUD是标配,上面蓝色部分是全部用HUD替代仪表,这个趋势在快速的发展,HUD替代仪表有它自己非常大的优势,但是后面可以看看很多客户目前都在进行HUD深入的应用,怎么样用HUD来替代仪表。

在落地方面提个建议,HUD要么现在开始考虑用标配,然后用它来替代仪表,总的成本降下来的同时,可以提升客户的用户体验。要么如果你觉得实在有疑虑,你可以考虑给客户选择的权利,哪怕让客户选配,你可以观察一下这种选配率。过去从18年量产到现在,这样的故事发生过很多次了。

这个是我们对HUD最后落地当前这么多年的预测,在未来几年里,大家可以看到到2028年保守点预测HUD的市场渗透率可以达到35%以上,如果激进一点的预测有人给出50%的预测,另外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包括我们包括友商我们现在都已经拿到国际大厂国际化供应商的资格,在未来几年,我们的HUD会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这一点也跟我们当时在做HUD创业企业的初期非常契合,我们希望真正用技术和创新让人们看到更精彩的世界,不光是我们能帮助我们中国国人能看到,我们希望能帮助世界人民都能看到更好的世界。不光包括我们,包括徐总、马老师我们在一起,都是大家要努力奋斗的方向和我们的梦想,谢谢大家,我就讲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