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合资,奇瑞在西班牙建立首个中外合资车企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孟为)24年6月13日 10:00
“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希望通过技术创新颠覆传统汽车产业。”
对于大多数独立智驾公司来说,三年前许下的美好的愿望,都没有按照当初设想好的剧本那般如期上演。
现实的残酷到了2024年,只剩下一个目标,活下去。即使是那些手拿项目定点和量产订单的公司也不例外。
根源在于整个市场的变量太多,而且这些变量还在反复、不断叠加。
首先,能够给独立智驾公司输血的资本早已转战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等逐利的领域,智驾公司的融资渠道几乎已经被关闭。
其次,无论是过去的L4方案公司,还是L2方案供应商,过去的三年里,几乎都卷入了L2++的同一赛道,硬件趋同,方案趋同,让智驾市场无形中成为了一个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当几个公司为了拿到一个主机厂的定点而深度内卷时,智驾公司已经失去了方案定价的话语权。
同时,主机厂自研智驾系统的趋势愈发明显,这进一步减少了对外部解决方案的依赖。
第三,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主机厂拉开的价格战已经传导到供应商,即使拿下量产,每年降本的要求,也让方案商的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
第四,在与独立智驾公司与主机厂的合作上,虽然大家都喊出tier0.5的概念,但在真正的项目执行中,两者之间各怀心思,都没有找到赢得彼此信任的商业模型。
随着上述变量的叠加,智驾方案正在向那些有技术、有品牌溢出效应,或者能持续投入、在低成本方案中有持续造血能力的头部的玩家集中。
华为收割30万元以上市场,大疆在10万元到20万元价格区间量产攻城略地,后面还有百度、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鳄在虎视眈眈。
这也意味着,大多数独立智驾公司在内忧外患之下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2024年6月14-16日,以“想象”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将在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举行。其中6月15日下午新增 PLUS议题“中国独立智能驾驶公司的出路”,将聚焦智驾行业的变局,探讨什么是独立智驾公司活下去的路径,以及怎样在不同的路径下活下去。
阐释:进入到2024年,价格战、融资不畅、主机厂策略转变等多重因素叠加下,智驾方案市场正在表现出向头部企业聚焦的趋势,二线独立智驾公司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与几年前的自信满满不同,今天独立智驾公司需要找到一条在逆境中取得突破的新出路,是被收购,成为主机厂的智驾部门?还是将智驾技术迁移到其他场景?亦或是能够探索出全新的商业模式?路在何方?如何抉择?
本主题辩论建议从3个方面展开:
1)主机厂自研智驾系统是否是上上策?相比具有互联网或IT行业基因的独立智驾公司,拥抱“软件定义汽车”的主机厂是否能够真正打破硬件思维,能否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自动驾驶或软件付费的商业模式时代降临?
2)对于长期投入而无产出的智驾业务,主机厂和智驾公司的商业模式到底该如何打通?在彼此都有担忧和信任存疑的情况下,什么才是最佳的商业模式?被主机厂并购或者控股,是否是独立智驾公司的最好出路?
3)独立智驾公司在汽车内卷赛道之外寻求其他商业机会,有哪些赛道可以实现智驾技术的转移?商业前景如何?
会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