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万元起售,吉利银河星舰7惊艳上市! “五个新标杆”重塑新一代A级电混SUV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涂彦平)23年9月19日 10:30
一石激起千层浪。
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欧洲议会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汽车商业评论此前的报道《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背后是一套组合拳》分析道:“一旦发起反补贴调查,在不征收临时关税的情况下中国车企的安全窗口期最多有12个月左右。一旦调查结束后决定开征反补贴关税,出口业务就将压力大增,最严重的有可能完全失去欧盟市场。” 冯德莱恩的决定不但给中国电动车出海来了一个下马威,更给中欧关系带来了不确定性。
欧盟内部本就对调查中国电动汽车一事意见不统一。法国是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调查的支持者,甚至是主要的推动者。而德国持反对意见。
原因也不难理解,双方利益不一致。法国希望保护本国汽车工业利益,法国汽车工业并没有从中国市场获得多少收益,而德国汽车工业相当大一部分销售收入依赖中国。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总监Sigrid de Vries表示,在公共资金和政府意愿的支持下,中国汽车工业对欧洲制造商构成了挑战,这已不是什么秘密。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被ACEA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欧盟正在解决“我们行业中的扭曲竞争问题”。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则表示,“仅靠反补贴调查无助于解决目前欧洲地区竞争力面临的挑战,还必须考虑到中国可能做出的反击。”VDA认为,欧盟应该专注于为欧洲参与者的成功创造条件——从降低电价到减少官僚障碍。
德国之声中文网(Deutsche Welle)转述了两家德文媒体的评论。
《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以《欧盟的惊慌反应》为题刊发评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可能引发一场欧中贸易战,最终对德国企业造成损害。“欧盟在对待中国问题上不能天真。但以此为基础挑起贸易冲突,则是一种疏忽。这将特别影响德国工业,包括依赖开放市场和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制造商。”
该文写道,“欧盟委员会是在铤而走险。他们并不能拿出一个强有力的案例,手头并无中国电动车倾销的证据。否则欧盟也不会选择‘反补贴调查'这样的拐杖。”文章最后还给出了欧盟解决汽车行业困境的答案,“不仅在于保护主义,还在于通过减少官僚主义和加强竞争来加强欧盟的地位,以及与世界其他地区尽可能开放的贸易超越中国。”
弗莱堡出版的《巴登报》(badische zeitung)以《电动汽车竞争: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是错误之路》为题,直言对中国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是错误的。“假如没有自由国际贸易,德国就不会像今天这般繁荣。目前各国构筑市场壁垒的趋势已经在拖累德国经济。而且,难道欧盟不应该一视同仁地对美国厂商特斯拉也加以惩罚?这家电动车领军企业也巧妙地向竞争对手施压,美国政府显然也毫不吝啬于提供补贴。其实,德国政府多年来也为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提供巨额补贴。”
文章分析了欧盟这样做产生的可能后果:“北京很可能在中国市场对欧洲企业展开报复。德国车企将会首当其冲:它们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依旧是中国。雷诺、斯特兰蒂斯等德企在欧洲的竞争对手则没有那么多的中国业务。”
文章还指出,欧盟此举对德国普通消费者不利。“目前,德国汽车业巨头押注于昂贵的高端电动车型,因为这些车型能带来更高的利润。要是人为地用关税把面向普罗大众的中国电动车售价抬高,到头来受伤的将会是购买力不那么强的普通消费者。”
总之,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欧盟自己已经先吵起来了。
冯德莱恩官宣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之后,中国商务部、欧盟中国商会等发声,对此事表示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事答记者问:“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欧盟中国商会发文表示,中国电动汽车的优势不是凭借所谓巨额补贴而形成的,“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与欧洲乃至全球汽车产业链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每一辆电动汽车背后都凝聚全球大大小小数以万计供应商的努力。”商会指出,“如果仅因产品来源地而做出市场排除的做法,将有违欧盟在世贸组织的承诺。”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指出:“这不是一个偶发事件,而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今后可能有很多此类事件,我们要有长期应对的思想准备。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世界贸易规则,妥善处理贸易纠纷。”他还提议,“尽快实施出口转型,由汽车产品出口向资本和技术输出转型。”
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大后的必然伴生现象,强大了才有人关注,有人感觉不舒服。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调查是法国等早有提议,慕尼黑车展后才发动调查,应该并不突然。”
欧盟的调查可能导致征收惩罚性关税,对于正在加快脚步布局欧洲的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来说,这是一个下马威。对于未来的风险,中国车企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而应该未雨绸缪。
一个客观事实是,全球电动车推广初期都依靠补贴,不独中国。不同的是,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早,尤其相对欧盟拥有先发优势。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卓有成效,不但促进了企业优胜劣汰,也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现在,中国车企已经不再依赖新能源补贴。面向全球市场,中国电动汽车的优势不仅仅在于价格,更在于整个产业体系。这也是中国车企应对反补贴调查的底气所在。
中国车企早已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融入全球市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要把电动汽车产品带到欧洲,长远来看就要做好欧洲的本地化,本地建厂,甚至本地研发,招收本地员工,使本地社区能够从中受益。
在这方面中国车企已经有现成的榜样,那就是德国车企。不管是宝马、奔驰还是大众,它们在中国市场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早早就实现了本地化融合。在燃油车时代如此,在电动车时代亦如此。从2023年慕尼黑车展上,就可以看出德国车企在电动车的打造上充分吸收了中国同行在智能化方面的体验。
世界虽有鸿沟,但全球化仍是人心所向。只有互惠互利的贸易关系才能长久,而贸易保护主义阻挡不了历史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