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峰科技“全家桶”亮相上海车展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ABR编辑部)22年7月13日 18:35
伦敦时间7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辞职;东京时间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遇不幸……世界局势愈发复杂,汽车行业的局势也越来越复杂。
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刷新。
7月9日,以“刷新”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盛大落幕。三天三夜的时间,数千名嘉宾齐聚武汉车谷,进行中国汽车界一年一度的盛会,在这里完成痛快淋漓的头脑风暴,品尝思想激荡的饕餮盛宴,汉江两旁亮起了大幅标语,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更是多次在微博喜提热搜。
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界进入抉择之年、关键之年、行动之年。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重创后,我们已经不能再等待了。
三天时间,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围绕汽车四化展开。7月7日,第一天,刷新·抉择,主要讨论了电动化趋势与悬念;7月8日,第二天,刷新·进化,针对智能化,主要从座舱新变局、自动驾驶变局的最新角度进行阐释。
7月9日,第三天,刷新·创造。
上午,论坛主要参与者是造车新势力和新实力代表们;下午,分论坛围绕汽车投资以及汽车四化最后一化——共享化展开。只有“后滴滴时代的共享出行”一个议题讨论,意味着汽车共享化正在酝酿中,其未来每年都值得讨论。
当天的重头戏之一,是中国造车新势力排行榜第十季的发布。
2016年8月,汽车商业评论推出“造车新势力靠谱榜”第一季,之后每隔半年至一年更新一次,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季。长时间、持续不断的观察,是我们自身不断刷新的过程,也对推动产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汽车商业评论执行主编孟为进行了榜单发布。
下午的压轴大戏是金轩奖盛典。2022第八届金轩奖颁奖典礼暨获奖案例十大趋势大赏重磅推出,“CABF之夜——第八届金轩奖盛典晚宴”盛况空前。有7位营销专家和操盘手进行金轩脱口秀,20多位营销大咖与10位营销专家就金轩奖获奖案例的十大趋势进行探讨。
以下是7月9日上台嘉宾的精彩语录合集(按议程顺序)。
中国汽车人或者中国新汽车人已经走在了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变革的前列,他们或者说是我们在引领整个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的变化。我们都希望拥有全球视野,的的确确中国汽车人在新旧汽车转变过程中起到了引领作用。所以,我向我们所有中国汽车人表示深深的敬意!
——贾可(中国蓝皮书论坛主席、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轩辕之学校长)
通过6年来榜单的持续更新和观察,以及第十季新势力榜单,我们验证了长期以来对于一些企业评价和判断的准确性,也发现了一些规律:做传统燃油车的新势力,都已出局;互联网造车的,大部分都存在;传统造车入局的,大多岌岌可危;房地产造车的,基本宣告消亡;低速电动车入局的,还在不断努力;商用车新类别的,开始诞生。
——孟为(汽车商业评论执行主编)
我们每一个用户,买了路特斯的产品就是取悦自己。我在探店的时候遇到一个用户,我说你为什么要买这款车,他说“我家里有10几辆车了都是给别人买的,都是给家人买的,都是为家人而买的,我今天就要为自己买一辆车”。所以说路特斯之于用户来讲,取悦自己就是我们对用户的价值。
——冯擎峰(路特斯集团全球CEO)
拿到了每个月万台的销量也许就仅仅结束了淘汰赛,相当于拿到了一张入场券。新能源汽车的初赛应该是一直要延续到完全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的那一天。当都是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才进入了决赛,就跟智能手机替代传统手机是一个道理。
——朱江明(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
人往往说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其实说这个话的都是马后炮,因为当时你只知道难,对于正确不正确,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反对的声音居多。首先,你账上没有钱的时候,你还拿出一二十个亿做一个新平台,这是不是个巨大的冒险?
——张勇(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
汽车现在就在一个不断刷新的赛道上,我们每天都要去面向新的事物,保持不断刷新的清醒头脑,让个人和团队都永葆不断刷新的精神状态,才能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原来是to B的模式,现在转成to C的模式,刷新团队的大脑、态度、观念,将用户前置融入到产品0-1 的整个过程,打造用户型科技企业。
——卢放(岚图汽车CEO兼CTO)
本真是飞凡汽车品牌DNA当中最重要的特征。我们做了很多次的调研,很多用户希望我们靠谱、真诚、可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禀赋和DNA。本真的态度与长期的定力也是我对飞凡汽车每一位小伙伴自我刷新的思考和期望。
——吴冰(飞凡汽车CEO)
发展要靠硬实力,要靠规模,我们始终认为规模决定行业发展的未来,规模决定零部件产业的集中度和产业优势,所以中国整个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奠定了产业链在世界上具有超强的地位,包括我们的电池、电机等等,目前都表现良好状态。尤其我们智能化也取得新突破,这与我们的体量、规模和整车企业的创新密切相关。
——崔东树(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
在投资思路上,我们主要围绕三点进行投资,第一个是通过投资去支持供应链发展;第二是寻找能补充传统车企转型过程中技术上的短板;第三是通过投资,拥抱行业的变革,看到五年、十年后的行业发展。
——袁锋(广汽资本总经理)
我们拥抱所有的车企,我们不是以老牌车企和新势力来判断,而是我们认准哪些企业将来会走出来,我们就跟这些车企去合作。没有新势力一定能赢,老牌车企一定要败,没有。未来就是企业个体之间的竞争,谁在新能源大潮下,谁顺应潮流,谁在逐渐调整自己组织内部的变革,调整得适当,谁就能走出来。
——王振坤(长江基金副总经理)
我不是一个技术专家,所以我很难判断说哪种技术一定能够胜出。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现有的电池技术还是有很大的缺陷的。不管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电池,理论上讲,就算它实现了,也解决不了商业化的问题。
——毛凯军(海南峡创新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觉得新能源汽车洗牌还没开始,而不是还没结束。今天我们说的智能电动车上用的技术大部分不是为电动车设计的,还是基于油车的技术,是直接把消费电子技术直接拿过来用的。真正为智能电动车量身定制的技术还没开始,这些技术将会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出现革命性的创新。
——孙昌旭(小米产投管理合伙人)
我们考虑投资,第一个看新的技术或新的产品和主机厂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不是匹配,第二个就是看人,创业者是非常重要的。
——余宁(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
在硅谷,今天投资人和2014年看自动驾驶是不一样的,那时候主要看创新能力,所提及的一些概念是不是可以做成。但现在就不一样了。2019年和2020年,自动驾驶是比较冷清的,现在热度再次回升,商业化已经被提到很大的关键点上。
——林雷(大钲资本董事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
原来传统汽车几大主机厂是非常厉害的,基本上客户的意见是听不进去的。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是鲶鱼效应,冲击了这个市场。但真正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会有一段时间要走,我觉得未来能跑出来的一定是有消费理念的,从用户出发的,我比较看好小米、华为和蔚来。
——南春雨(和君资本副总经理、高级合伙人)
在大的汽车集团里面的投资并购部有点尴尬,和战略捆绑得太紧放松不了,太游离的话又协同松了,所以组织架构的保证能使得整个的投资和企业的战略始终保持吻合,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任剑琼(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合伙人)
随着疫情波动监管加严以及未来合规要求广泛的推动,合规化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大趋势,这是不可逆转的。T3出行从建公司之初,我们就坚守着合规和安全,这也是我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尤其在今年的大格局变革中,合规运力主要集中在像我们这样的平台中。
——崔大勇(T3出行CEO)
总结起来三句话,第一就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正在引发第四次出行革命。第二就是我们从拥有一辆车到共享使用车辆,除汽车之外各种各样的车辆,这才会带来运输业跟汽车业的变化。第三就是把各种交通方式整合为按需出行的一个平台,这就是运输行业的终极解决方案。
——王健(中国公共交通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网约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领域的市场力量,但是在市场力量当中怎么来真正打造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的能力和体系,其实网约车是个考验,就是政府、市场和社会怎么合作治理?政府现在是简政放权,市场是非常活跃,但是社会组织的建设、社会能力的建设、共生其实是需要大家共同去努力。
——顾大松(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行业的规则重在执行,否则的话就会产生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我们做平台运营都很清楚,做合规率是有成本的,大家都想用低成本去获得更大的ROI。但是作为享道出行来讲,我们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坚持合规,走了三年多风风雨雨,我们用行动证明了我们做的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隋立明(享道出行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
我们始终认为自动驾驶会逐步到来,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做司机,在做车辆的运营,我们觉得十年到十五年之间就完全的自动驾驶肯定会到。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它还有不同的阶段,比如说司机的角色在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叫司机、驾驶员,未来它可以成为安全员,再到未来可以成为服务员,再到未来它可以成为远程的监控员。
——董凯楠(重庆幸福千万家总裁)
以前网约车是野蛮生长、高速扩张,但是目前来看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合规化,你没有合规化,大家所需要的安全、可靠、高品质是没有源泉的,也是没办法达到的。以前的合规率低、运营成本高、运营效率低的状况,急需通过运营企业努力不断改善,这样的话,一家独大就会逐步过渡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熊燕舞(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崔健说:“我理解金曲奖,它是一个装修讲究,非常历史悠久,但是又有一点腔调的中转站”。在这个中转站里面我们可能会触及到未来的门票,也许它本身就是门票。金轩奖也应该是这样,它不再是我们熟悉的简单的媒介投放,而在于我们对于数字出行的理解,在于我们进入到数字时代的生活周期。
——吴声(金轩奖评委、场景方法论提出者、场景实验室创始人)
低头拉车,我们要有耐力,要去研究,要去怎么做。抬头要看到更远的未来,要看到明天,但是千万别忘了你为什么拉车而出发,为什么要走向远方,到底要走向什么位置。
——李学用(捷途汽车总经理)
刷新过程一定是路长且艰,作为汽车营销人有两个刷新:天下武功唯实唯快。实:我们做汽车营销必须围绕客户痛点,营销要实,要刷新这个实的力度。快:要围绕市场的剧变,刷新应对环境变化的速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品牌一定会迎来春天!
——李勇(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广汽传褀汽车销售总经理)
没有办法,公司从上到下都希望,搜索都搜索不到负面,希望一打开手机小鹏汽车的信息就扑面而来,这就是我们现状,但实际情况,现在触媒环境变化很大,从过去的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到碎片化,到粉尘化,现在已经细菌化了,根本看不见了。社交媒体起来以后,人人麦克风,人人麦霸,每个人都想表达,这个情况下,我们坚持在传播方面做好自己,刷新传播,去中心化,我们就把自己做好。
——李鹏程(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
你整个内容是符合平台算法的,最后从计划性的排期走向真正智能化的投放最后走向全域销售线索管理,这样一来整个营销体系就可以基于你MCN运营,建立大的创新的体系。
——张征(广州阿凡提创始人、CEO)
我们在C端要实现用户的融合和运营,我们的产品和我们的客户之间要形成这种直联的互动、快速的定义,包括我们的服务模式,我们的商业模式跟C端也是要进行紧密的融合,我们要把这些商业模式全部想清楚了,然后让它用整个的数字化在背后自动留痕、自动计算,做到精准、智能,这才能支撑我们在表面上跟河湖的直联全部做好,从这个角度来讲数策做的,数字化这一部分我们提供工具的,我们本身并不能够决定这个行业DTC做得有多好,但是我们能帮把运营模式、商业模式想清楚的把这个事情快速落地和迭代。
——张椿琳(上海数策创始人、董事长、CEO)
刷新是一个大忽悠,你以为你刷了它就能新吗?一定不是的。刷新的“刷”只是给了你一个仪式感,但是真正的新是我们体系的效率,是大量的时间,大量的人,大量的内容,大量的流程,大量的运营落地,才有新。所以,你刷的不一定能出来新的东西,真正的新东西是靠着一群营销人一年365天去干。
——庞勇(上海瀛之杰汽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