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昊铂HL五座版亮相上海车展,26.98万起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张鸥)22年4月19日 16:14
来源:Automotive World 作者:Anwen Robinson
预计在2022年,全球范围内的芯片短缺将影响130万辆汽车的生产与销售。而事实上,供应链的一系列阻碍正使其在精简生产的道路上越走越难,受到影响的也不仅仅是汽车领域。
药品和医疗设备、建筑用品甚至卫生纸——几乎所有物品的短缺现象更加突出了这一偏离轨道的趋势。短缺背后的原因也没有显示出任何缓解的迹象。
从英国脱欧、俄乌冲突到运输4000辆大众汽车的Felicity Ace货船起火并沉没——每一个事件本身都是具有潜在灾难性后果的意外事件,这也进一步强调了重新思考供应链弹性战略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虽然行业评论员肯定不希望这些灾难性事件持续发生,但如果说过去两年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永远要为意外做好准备,因为你无法控制它。
特别是对汽车行业来说,风险管理不仅重要,也更难。
在20世纪80年代初,生产计划人员和采购专家自由购买库存,以应对来自生产线的持续需求,这些生产线则日复一日快马加鞭满足全球各地蓬勃发展的市场需求。
然而,当经济周期放缓时,制造商发现自己突然被大量库存所困,钟摆立即向相反的方向摆动。丰田生产系统(TPS)的“及时生产”(JIT: Just-in-time)和“精益概念”(Lean)便成为制造业的福音,特别是在汽车行业。
精益丰田生产系统旨在消除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毋庸置疑是高效制造的重要方法。然而在这样的供应链大环境下,“精益”二字,可能被带到了危险的极端。
在追求更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过程中,等式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是否已经到了风险/回报率已经明显失衡的程度?
过度扩张的供应链、对单一采购的依赖、过度热衷的库存管理和精益生产都造成了目前的状况。特别是,单一采购和近乎为零的库存会大大增加因意外的供应链问题而导致生产线停工的风险。
就在3月初,由于供应商小岛工业(Kojima Industries)受到网络攻击,丰田不得不关闭了14家日本工厂的28条生产线,随后立刻发布声明“会加强供应链”。
因此,虽然不需要像小松鼠一样使劲撑大腮帮子储存食粮,但是稍微增加一点备货(尤其是关键部件),未必会是多此一举。
当然,一旦为供应链增加了缓冲余地,更大的财务影响也会随之到来。根据产品、项目的不同特质,增添的库存可能也会有潜在的报废风险。因此,这一行动方案需要在复原力和维持重要客户承诺方面的潜在利益之间达成平衡。
更好的需求预测数据、深入供应层的可视性、对冲和缓冲都是可以部署的工具。归根结底,汽车制造商需要持续评估和调整供应链战略,以预测和应对潜在的限制因素,同时确保自己在关键绩效指标上保持竞争力。
另一个策略是缩短供应链。最近变得非常明显的是,汽车供应链的不稳定性正在延伸到全球各地,轻微的咳嗽一声也会像破坏性的冲击波一样荡漾开来。
行业文化也对汽车供应链的脆弱性负有一定责任。
通常情况下,车企拥有巨大的权力,迫使供应商在最微薄的利润上运作。他们也不允许供应商将任何意外的成本增加转嫁给他们,进一步收紧了对供应商的钳制。
在疫情开始之前,整个供应层弥漫着一连串残酷的成本压力。当然,这场疫情改变了这种情况,汽车库存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价格却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整个动态关系的特点是缺乏信任和透明度。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几乎是一种敌对关系。
如果非要说新冠疫情带来了什么好的影响,也许是它迫使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意识到了他们的相互依赖性,并努力加强合作和信任,利用创新技术来往好的方向进一步加深这一关系。
双方也开始承担额外责任,在供应商发展方面进行更多的投资,而不仅仅是对伙伴关系的概念进行口头承诺。
任何一个行业,在经历一次困境后,理所当然要做得就是提高警惕,避免重蹈覆辙。在供应链战略和供应商关系方面,汽车行业也需要从一系列问题中吸取教训。
引用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运营管理和信息系统教授苏尼尔·乔普拉(Sunil Chopra)的话:“我们现在会看到各大公司开始谈论‘如何朝着多样化改变’。但随着这一系列事件开始结束,这个词会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决策者仍旧不会把颠覆性事件加入考量。”
这段话是在2011年说的。当时日本的福岛地震严重扰乱了许多行业的正常节奏,很显然,汽车行业在当时同样是最受冲击的行业。
当时,乔普拉认为,在重大的供应链中断之后,一切并不会有什么变化。灾难结束,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就会回到往常的业务状态,直到下一次地震、海啸、洪水、罢工或其他事件为供应链带来新的破坏,反反复复。
这就是迫切需要改变的态度。汽车行业根本不能允许历史重演。相反,它必须要探索,如何在精益生产和自由库存、有备无患之间找到一个中间地带,以减轻进一步的破坏和挑战。
虽然没有灵丹妙药,但改善合作和加强供应链的共同努力肯定会帮助汽车领域更坚定的面向未来,建立和维持有弹性的、灵活的供应链,以足够的底气来承受最不可预见和的、最具挑战性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