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车睡觉”要去警局,那蒙眼停车呢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莫莉)2025-07-28 14:05
作者 / 莫 莉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2025年7月25日,法国飞行器发明人、Zapata公司CEO弗兰克·扎帕塔(Franky Zapata)再次登上头条。这位曾在2019年驾驶“飞行悬浮滑板”成功穿越英吉利海峡的“空中冒险者”,这一次驾驶的是他的新作品——一台看起来像巨型滑板车的单座垂直起降飞行器“AirScooter”。
然而,这次飞行在离开法国海岸17分钟后出现意外,他被迫中断任务并最终坠海,虽然无大碍,却让这一全球关注的壮举以失败收场。
对于扎帕塔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个人挑战的失败,更可能影响他推动AirScooter商业化,尤其是在美国市场落地的战略节奏。
这次失败也让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浮出水面:像AirScooter这样的飞行器,究竟能在方兴未艾的“飞行汽车”产业中扮演何种角色?
失败之飞
“你想象一下骑着飞行汽车飞去朋友家烧烤,不是在地上,而是在空中。”扎帕塔在试飞前的采访中这样形容AirScooter的愿景。
但这场充满未来感的旅行,最终在海峡中段戛然而止。
据《泰晤士报》报道,扎帕塔于法国时间当天下午从加来附近的桑加特(Sangatte)出发,计划横渡英吉利海峡飞至英国多佛(Dover)附近的圣玛格丽特湾,全程约70公里,大约需耗时1小时10分钟。
但仅仅飞行17分钟后,AirScooter出现了问题,扎帕塔不得不折返。
再过9分钟,他的飞行器缓缓降落在海面上,随即被随行救援船只回收,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这一过程被法国新闻频道全程直播,场面惊心动魄。
这次海峡飞行挑战,是为了验证其新型飞行器AirScooter的可行性。
AirScooter是一款预先设定航线的超轻型垂直起降(VTOL)飞行器,外形类似一个大型“空中滑板”或迷你直升机,也有媒体称其为“飞行汽车”,机身周围装有12个电动旋翼。
与扎帕塔此前使用的高难度“飞行滑板”不同,该飞行器采用了混合动力推进和高度自动化的飞行系统。
扎帕塔亲自介绍说,当飞行员坐在AirScooter里时,只要向机器发出飞行指令,计算机系统就会控制飞行器飞行,“感觉就像你是飞行员,实际上机器只是在执行电脑的指令,所以操作非常简单”。
他形容AirScooter“是一种飞行机器人”(flying robot),比过去任何飞机或直升机都更容易上手、学习成本更低,几乎任何人经过短期训练都能上手。
扎帕塔在起飞前已向媒体强调,这次飞行完全不携带应急降落伞,一旦发生意外只能依赖飞行器自身安全系统。结果果不其然,在飞行进行到一半时,AirScooter发生技术故障,不得不掉头返回法国方向。
根据目击者描述和报道,“电动降落伞”系统启动,飞行器在下降过程中受到控制,被慢慢降低到海面。
Gulf News评论称,尽管试飞失败,但成功起飞并安全落水也算标志着这一个人用飞行技术研发的一个“里程碑”。法国媒体普遍指出,这次落水事故说明AirScooter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可能要“回到设计板上”继续改进。
扎帕塔团队则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这次)有了问题,我们会更强大地回来。”
大众交通工具or富人娱乐玩具?
AirScooter虽具想象力,值得探讨的是,它在“飞行汽车”产业格局中能扮演什么角色:是大众交通工具,还是富人的娱乐玩具?
按照扎帕塔所言,AirScooter项目的初衷是让航空旅行更加平民化,任何人都能像骑滑板一样飞到附近邻居家烧烤。
他曾指出,传统飞机和直升机驾驶都需要高超技能和巨额投入,“你需要熟练技巧才能驾驶飞机或直升机,而成为飞行员成本非常高,飞机本身也很贵”。
与此相比,AirScooter设计成只要经过短期模拟训练和安全审核后就可上手使用,据称两小时续航、最高时速约100公里,售价为约20万美元(约144万元人民币)。扎帕塔更称,这种半自动飞行器“任何人都会驾驶,不像飞板那样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危险性高”。
此外,他有意将AirScooter投放美国市场,并计划在2028年在拉斯维加斯开设公众飞行体验中心,未来还会研发双座版本用于空中出租车。
实际上,他的目标消费群也很“世俗”:富裕的第二居所业主可以周日飞去邻居家参加烧烤,但他同时承认“不能在城镇上空使用此类飞行器”。也就是说,空中出行仍须避开人口密集区、受制于法律法规的约束。
简单来说,尽管定位“每个人都能飞”,类似AirScooter这样的“飞行汽车”“飞行机器人”仍面临技术、安全、政策的门槛。
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全球已有约142家公司投入飞行汽车研发,包括既能在空中飞行又能在地面行驶的复合型车辆,其中57家已获得融资。
在政策层面,尽管在美国超轻型飞行器分类下管制较宽,但如在城市、居民区飞行仍受到严格限制。而在欧洲,如法国与英国,其适航标准更高,商业化门槛也更复杂。
在这次的AirScooter并非纯电、非多旋翼,也不以城市通勤为目标,而是尝试以“极简个体飞行”打开娱乐市场。
有观点认为,这种定位虽然不具备长远产业价值,却可能催生一个轻量化航空“消费级无人机+”的细分市场。但目前来看,这一市场尚未验证,监管也尚未准备好。
这次英吉利海峡上空的失败事件清晰揭示,从扎帕塔描绘的“烧烤飞行”愿景,到真正实现安全、便捷、可负担的“人人都能飞”的未来,现实与梦想之间,仍有不小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