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再造东风日产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吴静)22年1月14日 11:56

2022新年开工的第二天,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发布的一则公告引起业内关注。公告称,东风英菲尼迪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业总部纳入东风日产的管理体系,与日产、启辰品牌一起,成为东风日产的第三个品牌。

随着英菲尼迪纳入东风日产管理体系,这也标志着,东风日产正式完成合资、自主、豪华的梯级布局,开始步入多品牌协同阶段。

似曾相识的一幕发生在一年前。

2020年12月28日,东风有限发布公告称,启辰品牌纳入东风日产管理,由独立品牌变更为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旗下第二品牌。过去一年,在东风日产这个强有力后盾的支持下,双品牌战略持续推进,可以看到,无论是营销、渠道等品牌协同,还是新产品导入的互补,抑或是在研发资源的投入,东风日产都对启辰品牌在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

最终,东风日产启辰以2021年全车系终端零售8.8万辆的成绩收官,同比增长11.6%。其中,启辰品牌3款EV车型终端零售累计销量同比翻番,电动车销量占比超过15%。

经此一役,更多人相信,回归东风日产体系的英菲尼迪也将会与启辰一样,在东风日产百万量级体系力的加持下,找准市场定位,主动出击,让企业攀至更高峰。

将目光再聚焦至东风日产身上。截至目前,这家在合资车企中持续稳居第一阵营的企业,在中国已达成超过1400万的客户基盘。最新数据显示,日产品牌全年累计终端销量达104.7万辆,连续第7年销量超百万。倘若加上启辰品牌,东风日产2021年全年终端销量达113.5万辆。

这是一艘在大海中高速向前的巨轮,任何的变与不变,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下,东风日产面对的是一个风云诡谲的汽车市场。随着新四化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浪潮汹涌而至,即便一个真正意义上新世界还远未到来,但旧世界的竞争法则正在被快速重构,在此背景下,企业所处的行业坐标系也在悄然转移。

东风日产清晰地明白,能否紧跟坐标系转移速度,并在当中找到立足之地,将决定企业的未来是强势跨越还是黯然退场。

不仅关乎实力,这更是一场有关勇气和智慧的较量。

多品牌战力协同布局

即便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但东风日产深知,如何让“1+1+1>3”才是摆在企业面前最重要的事。毕竟,对于一艘巨轮而言,比抗风险能力更重要的,是推动它持续一往无前的动力。

于是,一幅清晰的品牌定位图,在东风日产内部就此铺开——以日产品牌作为巩固技术日产的中坚力量,以启辰品牌作为智能化、电动化、年轻化的先锋部队,以英菲尼迪品牌进一步挖掘豪华汽车市场的机遇,扩展边界,协同互补,有效整合。

日产品牌无疑是东风日产的压舱石。对此,东风日产将不断焕新产品及技术,巩固“技术日产”的标杆地位,持续擦亮技术日产的金字招牌。未来,东风日产将在智能驾驶、智能互联和智能动力三大领域全面发力,超智驾、超智联、超变擎、e-POWER和日产纯电五大技术支撑起“日产智行”科技,在加速五大技术的落地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抢占市场竞争优势。

当下的汽车竞争主要聚焦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作为根植于中国市场的自主品牌,启辰品牌定位为东风日产探索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探路者,也是东风日产探索新能源领域和智能化的先行军。在此背景下,启辰也将成为东风日产的销量新增长点。

未来,启辰品牌以电驱2022为战略,在纯电领域寄托更大的野心与布局,其将在2年内完成3款新能源新车的启动。

对于英菲尼迪品牌,东风日产将发挥英菲尼迪品牌在豪华汽车市场技术独特优势,开启品牌向上的全新篇章。至此,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各自的使命已十分清晰。

可以看到,一方面通过启辰品牌全面进军新能源市场,另一方面,借助英菲尼迪进一步填补其在豪华车市场的空白,提升整体品牌内涵,东风日产正以更全面的体系实力打开市场新格局,并为今后长足的发展及提升中国市场的销量奠定基础。

燃油、e-POWER和纯电三管齐下

双碳目标加速了汽车产业链的变革与重构,汽车市场多元化的动力路线成为热点话题。

都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对每个个体而言,他们依然想找到通往罗马的最优选择。在“双碳”目标之下,每个车企也都在寻找那条通向“罗马”的道路。

东风日产则提出了燃油、e-POWER和纯电三大技术路线多管齐下的多赛道动力路径,在其看来,这也是其抢滩“双碳”目标的最优解。

在新四化、双碳目标下,传统内燃机向小排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燃油车也必须在节能减排方面突破,以适应严苛的环保法规,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VC-Turbo超变擎作为全球首款量产的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凭借独创多连杆结构,实现压缩比智能变化,成功解决了发动机动力和抖动的问题,在保证动力输出的同时,兼顾燃油经济性。更重要的是,其不仅实现了小排量发动机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更展现出加速更快、动力更猛、油耗更省的特点。这无疑将助力东风日产在燃油动力市场实现持续引领。

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支柱性技术之一,e-POWER技术在东风日产电驱化降碳的道路上起到关键作用。

e-POWER技术由GT-R和聆风两大团队共同调校而成,将日产90余年燃油技术与纯电技术积淀有机融合,其创新性地实现了既保留纯电的优势,又不用担心续航焦虑问题,为中国市场带来了不用充电的电驱新选择。

e-POWER技术将优化后的内燃机和电动系统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通过日产独有的STARC技术以及余热回收等技术,最终能达到50%的实验热效率,使得e-POWER车型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能媲美纯电动车的水平。

2021年,e-POWER中国首款车型正式落地。到2025年,东风日产将计划在中国推出7款e-POWER车型。

Zero Emission日产纯电将进一步实现零排放的目标,是推动东风日产电驱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得益于纯电动的架构,Zero Emission日产纯电在实现零排放的前提下,引领东风日产进一步迈向智能化和自动驾驶。Zero Emission日产纯电将搭载于日产Ariya,并于2022年引入中国,到2025年,Zero Emission将在3款车型中搭载。

夯实体系力,打造企业新增长引擎

作为拥有千万基盘用户的头部合资车企,过去18年,东风日产铸就一个又一个市场传奇。可是,当市场从增量竞争向存量竞争过渡,它又将如何突破自己的极限?

一方面,在不确定形势下,始终确保企业稳健行远的内生动力。

正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高国林所言,18年的市场淬炼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东风日产锻造了深入全价值链的体系力,商企、研发、制造、营销、渠道、服务各个领域组成一个高效协作、高效运行的整体,构筑了企业发展的“护城河”,确保东风日产在不确定形势下稳健行远。

以芯片为例。众所周知,2021年全球芯片危机愈演愈烈,局部疫情、供应商突发险情、暴雪、水灾叠加,瑞萨突遭火灾后致使其10多家供应商的零件供应直接遭遇影响,这对整个行业实现目标的影响超过30%。

基于强大而稳健的供应链系统能力,东风日产推出“抢”“调”“待”“替”四字方针,将影响控制在15%以内。至此,东风日产过硬的供应链体系再次得到验证。更难能可贵的是,2021年,东风日产产品市场需求满足率依旧达96.0%,客户交期遵守率完成情况为92.8%,在业内处于较高水平。

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打造企业的新增长引擎。

在数字化这道“必答题”上,东风日产早已展开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在2018年率先开启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之路,并在2019年成立数字化转型办公室。作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东风日产以数字化将重构研发、商品企划、生产、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各个环节,以数字化手段解决市场痛点,赋能全价值链,创造固有业务的新价值。

身后是超过1400万的客户基盘和18年锻造的体系实力,身前是时代的无穷机遇。可以看到,不断拥抱行业新变化,打破思维壁垒,东风日产正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18年经验,不断将自身在数字化领域的深厚积淀、稳健行远的内生动力转化为外部竞争力,带领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开启另一场远征。

而这最终,也将会塑造一个全新的东风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