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纬 77°:看见未来的极狐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牛跟尚)21年9月25日 23:06
不是逢十大庆,也不是逢五小庆。在7月15日低调过完22岁生日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汽车股份)在国庆前夕举办一次声名远扬的品质之旅。
这家22年前就上市的轻型商用车公司在行业出现寒流时刻却意气风发,决意以品质冲刺20万辆,首次邀请来自全国近百家媒体走进其武汉、襄阳、十堰三大基地。
选在东风公司52岁生日(9月28日)前夕的9月22日到26日,前接中秋节,中跨丰收节,后近国庆节,这可能是汽车厂家邀请记者时间最长、场景最丰富的活动。
它几乎多方位、零距离、无保留地展示赢得近350万客户信赖的东风轻型车,在客户关系、车联网、大数据、智能驾驶、精益制造、关键核心总成及技术等汽车全产业链、价值链的精进。
对于这场活动的主题——“守东风初心,走领先之路”,东风汽车股份认为,这是公司坚定不移的信念:始终坚守汽车强国、发展自主品牌的初心,坚守产品品质领先和客户体验领先的初心。
1、一张品质战图干到底
2016年,东风汽车股份发布“三个一”质量宣言,即:把品质提升当作一切工作之首;树立一次性就把工作做对的理念;追求零缺陷,聚焦全价值链全环节,将质量一抓到底。
2019年,东风汽车股份正式发布“质量中期事业计划”——“MUST行动”,即从Market(产品力)、Uniformity(一致性)、System(体系力)、Target(满意度)四大方面进行突破,构建面向客户的质量管理体系。
“到2025年,要实现在行业地位、高质量发展、新事业、国际化、获得感五个方面领先,年销量挑战30万辆,LCV(轻型商用车)质量行业第一的。”2021年,东风汽车股份如是描绘十四五规划目标。
东风汽车股份品保部副部长田华告诉汽车商业评论,这里的“质量第一”是客户关心并可感知、差异化的质量第一,目的是让客户满意。他们在开发车时全面对标,包括品质、成本、性价比的对标。这是为客户而生、品质为先的均衡抉择。
2、“CAN³”与“真美满”
走进东风汽车股份,有关“我的客户是谁,我能为客户做什么”“每天改善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倾听客户心声,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将客户需求转化为商品性能”等标语迎面而来。
这些标语不是挂着墙上,而上印在员工心中。
参观的第一站是离客户心最近的客户中心——“传为佳话”,这里有40多名青春靓丽、亲切可人的客服人员,她们24小时将客户的投诉、抱怨、声音传回来,又将厂家的问候、解答、福音送回去。
将“客户需求”变成“用户满意”,已成为全员内生力。
以服务品质保障为例,东风汽车股份成立后市场事业部,践行“CAN³”,“CAN”即“能够”,表示“我们一定可以”,三个英文字母分别是对客户的承诺:Care Customer——让客户体验超值;Accompany Ability——让客户出行无忧;Need Nice——让客户生活美满。
东风汽车股份有个“真美满”( 即真心为客户、美好为客户、满意为客户)服务品牌落地,在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以超越客户期待为目标。
用数据说话,东风汽车股份营服领域实现服务有急必救率、承诺必达率均实现100%,一次修好率达98%以上。
2019年8月,首届商用车服务大会,“真美满”服务品牌获得“全国商用车优秀服务品牌”奖后,又在2020年12月斩获商用车协会“客户体验信赖奖”。
第三方数据显示,东风轻型车客户满意度目前稳居行业第二。
3、为日产开发欧洲版轻卡车身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离东风汽车股份总部不到数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商品研发院,虽然从外表看并不富丽堂皇,但它已是湖北省和国家认证的企业技术中心。
让东风汽车股份研发院副院长雷明星津津乐道的是东风轻型的开发验证体系:导入日产苛刻的质量管理流程基准,有5000多项验证要求,要充分模拟用户的使用场景,涵盖整车、系统以及零部件的验证项目,通过场景化模拟用户实际路况,让用户体验为先。
“拥有发明专利92项,实用新型专利508项,外观专利185项。我们在专有技术、科技进步奖、技术标准等方面当属行业翘楚。”一名东风汽车股份研发院人员如是介绍。
国际化研发能力提升上,这个研发院曾为日产研发欧洲版轻卡车身,首次实现关键总成技术输出,完成了先进技术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
在国内,以他们开发的2020年9月10日上市的东风凯普特e星为例,仅在可靠性试验中,就完成1322项零件级试验,351项系统级试验,457项整车级性能试验的三级实物验证,其耐久性全面达成日产全球指标。
同时,它不仅实现了整车5%-10%的轻量化设计,而且实现动力性提升12%和油耗降低10%,整体性能提升22%,部分性能指标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市场的反馈是,这款国内首款正向开发的新能源轻卡通过模块化、平台化、轻量化设计,整车自重减少300多kg,在ECO(经济、节能)模式下拥有更长续驶里程,与国内同级车比,每月可多跑1000公里。
4、鱼水命运共同体
一场疫情让供应链安全成为汽车产业的热点。
在采购品质保障领域,东风汽车股份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效采购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三抓”是特点。
一抓能力,多维度引入日产品质管理模式(NQAW),推进中高端供应商平台建设,整体供应商质量目标达成率超过96%。据称,这在行业是很高的一个目标值。
二抓市场,以“总经理联席会”为抓手,推进三大总成供应商3MIS(车辆销售后3个月内故障率)问题持续降低。
三抓现场,以雷打不动的“19点听证会”为抓手,死磕部品质量改善,推进供应商协同进步,部品质量稳步提升。
“三抓”,非但没有伤害了彼此的感情,反而在长远利益上巩固了东风汽车股份与供应商建立“鱼水命运共同体”关系,实现优质、优价采供目标,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持续优化供应链体系,支撑公司和供应商高质量共生发展,共赢、共享。
5、有东风特色的APW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有丰田生产方式,其实还有APW(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生产方式)。
东风汽车股份传承东风生产方式,学习APW,提升生产效率,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产体系和三方轻卡能力中心。
在位于襄阳高新区劲风路的东风汽车股份制造阵地,这里对标日产PHC诊断A级工厂标准,追求高质量、高效率,不断自我修炼,目前已经具备日产B级(可生产日产品牌汽车,并出口海外)工厂水平。
在生产现场,大家看到在一般在轿车工厂才能看到的AGV无人物流车队有序行进;7名操作工人站在客户视角,只负责一个类似面差的项目,在2分46秒内检查完一辆汽车的静态质量——如果不合格,将由另一团队单独会诊并返工、返修。
“主销车型客户体验结果优于竞品。”现场生产人员自豪地说,这里不是第一,就是领先:冲压采用国内第一条伺服压力机冲压生产线,成为行业标杆;
焊装采用高度自动化、柔性化焊装生产线,共有焊接机器人69台,能有效保证车身焊接强度,保证车身骨骼精度一致性和稳定性;
涂装采用国际上目前最环保的常温前处理(锆盐)工艺、阴极电泳、行业最先进的B1B2水性漆工艺和机器人喷涂技术,确保涂装的高质量稳定和面漆的全自动化生产;
从德国马哈公司引进的整车检测线,经国家认证达国家一级检测线标准,整车100%实现动态检测,确保整车全部检测指标合格。
每辆东风轻型车下线后都要在商品化线上进行多达95项静态检查、173项动态检查和50项终检,累计318项检查。
每辆东风轻型车必须要在厂区试车跑道内进行道路试验,经过各种弯曲坡道、鹅卵石路、淋水或涉水试验等路试测评,100%确认合格后才入库。
6、出车育人
在死磕车的“品质”的同时,东风汽车股份加强人的“品质”塑造保障,其中,在制造阵地专门开辟有“劳模工作室”“创新工作室”,让劳模、创新标兵成为品质制造、改善创新的标杆和带头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魏明伟,是制造阵地一名普通员工。
27年来,他扎根一线,专心做事,精益求精,实现个人创新改善200余项,获国家专利3项,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是“东风工匠”,也是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引领一线员工积极发挥现场改善能力。
近五年,魏明伟带领工作室员工共完成改善课题482项,实现收益 545.8万元。
在魏明伟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下,制造阵地已经形成了人人参与改善、人人实施改善、人人享受改善和人人学习劳模工匠、人人争当劳模工匠的氛围。
出车育人,是东风的优良传统,一直在发扬光大。
在武汉市东西湖区走马岭1号的东风轻型车银海通4S店,总经理李晓莉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她跟随东风轻型车事业20多年,已从打工人成为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