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电动化>文章详情

陈萌:王婆卖瓜首先是瓜要好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牛跟尚)21年9月16日 18:05

从技术一线到机关再到营销一线的东风新能源营销负责人陈萌,最在乎的身份还是工程师。

东风公司是军工企业出身,是工程师文化很浓的老牌车企。陈萌从2015年负责东风风神大客户营销时就得到资深领导教诲:“王婆卖瓜,不是王婆会卖,而是瓜好。”

当他9月15日以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创紫联武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身份再讲这句话时,坐在新能源战略合作签约台另一侧的卖好车CEO胡斐回应:他们负责找好瓜和赋能卖瓜的人,一起卖好瓜。

什么是好瓜?

“能跑高速,能走烂路,能过坎,能涉水,能跨坑。”陈萌这样定义一款好的电动汽车的标准,而这恰是2021年4月16日在上海亮相、起价45700元的全路况代步车——东风EX1。

它由东风、日产、雷诺三方合资组建的十堰易捷特公司生产,整车3年质保、7X24小时售后服务、首任车主电芯终生质保、终身免费道路救援、便携式充电套件。

如何卖好瓜?

“听过,看过,摸过,开过,买过,夸过。”胡斐用“5过”这种接地气的说法来说明一个汽车品牌怎么植入客户心田。

就在东风EX1在上海公开发布后的4月18日,东风公司也在魔都宣布:到2025年要卖电动汽车100万辆。

除了在2020年7月创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外,东风公司第二个公开亮相、独立建制的电动汽车品牌就是东风新能源。

“到2025年,我们目标是年销30万辆。”陈萌乐观地说,东风EX1的国内订单是2.5万份,国外订单是4万份,现在每月的订单是7000份,如果芯片能够保证,我们就能创造更大业绩。

但芯片的确制约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陈萌透露,东风EX1装有243个芯片,其中有43个芯片可能影响生产,经过前期及近期努力,已化解41个芯片的风险,但仍有2个芯片正在破解危机。

陈萌说,东风公司新能源事业已发展整整20年,有积累,有经验,有曲折,也有弯路,而现在正是时候——“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元年、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爆发之年,未来可期”。

以下是汽车商业评论近期专访陈萌的实录。

1、新能源车的春天到来了

汽车商业评论:您从2015年(在东风风神)开始做新能源这块,现在以一种新的体制和机制做新能源,有什么不一样?

陈萌:我之前在2016年开始进入营销工作,那个时候担任东风风神的大客户部部长。

那个时候,新能源进入家庭的门槛很高,新能源车很贵,最早是20多万(元)一台,100多公里的续航,电池特别贵。

国家怎么推进新能源车发展?给了很高的补贴,当时一台新能源车最高可以补贴9万(元),国补6万(元),地补3万(元)。

即便这样,私家车仍然没有人买,为什么?

补贴完了还比油车贵,当时的充电桩不方便,充电效率不高。怎么办?

电车和油车最大的区别就是跑的里程数越多,越省钱,只有用在运营的车辆上面,就是网约车和出租车,我们上了滴滴,包括很多出租车公司,大量使用我们的新能源车。

那个时候,新能源车都是油改电的车型,把发动机去掉(装上电池)变成新能源车,是ToB的客户,确实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们也做的很好,达到行业前列的水平。

现在做新兴的业态,变成ToC了,为什么?

因为没有一个行业是靠ToB可以把这个做好的,从来没有。

为什么ToC可以做好?

首先,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三电技术的发展,整车技术的发展,把新能源车的成本降低了,可以达到5万多售价,已经可以进入普通老百姓第二台车的范围了。

第二是充电桩很发达。

第三是国家政策的引导。让很多网约车用了新能源车,让大家了解了新能源车,了解了新能源车的好处,从大家排斥到主动拥抱,这个阶段到了。

从五菱宏光MINI大卖开始,就是去年,我们认为,A0级的电动车进入家庭的元年,就是去年下半年开始。

我们调研了很多的家庭,包括我自己再买车一定是买新能源车,不会买油车,我们身边很多的朋友是这样,我们调研了很多的客户也是这样。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的降低,充电的便利性,包括时尚、科技等等方面,我们新能源车的春天到来了,ToC是一个大势所趋了。

2、十堰模式

汽车商业评论:前一段时间,东风在内部有一个十堰模式的研讨会,是不是参考了柳州的模式?你们达成的共识能否讲一下?

陈萌:从全国来看,真正做的好的就是柳州模式,我去那里学习了一个星期,柳州不是强迫大家买,而是大家主动买这个车,为什么柳州的模式好?

第一,柳州的小区,马路边可以停小车,不罚款,不算违章,当然不要阻碍交通。

第二,只要有停车的地方就有充电桩,这个充电桩是简单的充电桩,接一个线就可以了。

第三,柳州新能源车可以走快速的车道,走公交车道,不算违章。

第四,可能是柳州对新能源车有很大的财政上的支持。当地的市民有用新能源车的习惯了以后,这个使用的场景就特别好,可以方便停车、充电,满足我们日常上下班的需求,又便宜,为什么不用?

我们拿了柳州模式调研报告,和十堰市交流。十堰市的路没有柳州那么宽,路边的停车不太现实,那就需要大面积铺充电桩,在商超铺充电桩,创造用户使用的环境。

现在,十堰的执法车和公务车率先用新能源车,包括警车,我们的公里数足够了,警车、巡逻车、环保执法车先用起来。

对十堰本地的客户来说,使用起来给一定的补贴,就可以打造一个十堰的模式。

我们在十堰市的房县做了试点,当地拿出了一笔资金,只要购买东风车,在十堰上牌,给购车款10%的补贴,会刺激当地的上牌量和经济发展。

地方上实际上还要收税,这些车要用,也会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政府的作用,也有利于市民的体验感觉。目前还在试验,将来会是很好的案例。

3、贴近客户,怎么方便怎么来

汽车商业评论:我看东风风神的经销商都在积极推广,除了风神渠道,是不是还有其他渠道?

陈萌:今年1月1日开始正是对外销售,最早就是东风风神渠道对我们开放了,最早是在东风风神渠道进行规划的,一个渠道里面卖油车又卖新能源车,有时候经销商应该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呢?因为客户不懂,经销商如果也不懂,就不好搞了。

怎么办?我们首先是通过网络集客,客户有需要,我们告诉你在你身边最近有什么网点,其实就是东风风神的网点。

如果东风风神没有网点,我们自己建,要建300个网点,不是4S店,规模比较小,比如说600到800平米就可以了,规模小,但店铺能提供服务、备件以及充电,把客户交付做好,这样单台的营销成本很低,其实是把4S店变成2S店。

什么意思?我们会开很多MINI店,只销售,售后回到4S店,这个时候销售和售后分开了。MINI店可能放在商场里面,可能是开在社区里面,反正是只要贴近客户就可以了,客户怎么方便怎么来。

服务怎么来?到我们的4S店,我们保证一流的服务水平,这个模式会像银行网点一样铺下去,你可以在这里充电,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保养,这个是简单的保养,本身的电动车没有什么可以保养的。更多的场景是换个轮胎。

东风风神所有的网点对我们开放。第二是我们自己独立开小店,现在开了90多家。也会考虑其他更经济更轻量化的渠道建设方式。

4、亲民,不代表不科技

汽车商业评论:为什么要从代步车切入,会不会显得有点低,给人老头乐的印象?

陈萌:东风EV品牌,无论是科技范,还是高端范,一定是亲民的。

亲民,不代表不科技的。

我始终给大家讲一个概念是什么?客户说这个车值5万(元),你卖5.1万(元)就卖不出去,你只可以定49800(元)。我们是按照市场定价,不是成本定价,成本是我们自己的水平。

客户认为我们作为一个科技范很强的车型,他们说这个车可以值6万(元),我们可以卖的低2千,亲民不代表不科技。

我们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做了很多客户看不见的东西,我们也会在店里面放拆解车。

我们这个车的出口量很大,我们做了大量安全性方面的事情,车到最后不能作为一个快速消费品,不是买两年就报废了,当成二手车卖也是要给人家用,也是要安全。

东风是一个老国企,我们这个知名度是要保护的,不能为了赚钱,为了要量的数据就做安全性很差的车,我们自己内部都通过不了,他们说你能不能做一个2万(元)的车?我们做不出来,我们内部的工程师和质量部门是通过不了的。

汽车最安全的不是气囊,而是车身的结构,你撞车很厉害的话,气囊爆了也没有用。最重要就是钢结构。我们很多客户不懂,车身一按就瘪进去了,重要的是车身的钢的结构。

还是要安全,你出一件事情就没有第二个机会了,没有试错机会了,我们这个车是欧洲版的车,老外是最讲安全的。

5、五菱宏光MINI EV大卖的启示

汽车商业评论:是冲着五菱宏光MINI而来的吗?

陈萌:我不认为我们要和它竞争,我们要做差异化的产品。

我刚刚在发布会上面也讲了,我本人是技术出身,我搞技术的,研发出身。

我认为要回归到汽车的本质,我虽然说把汽车当成玩具,但是不能真正把汽车当成玩具,每一个车都是人在开,每一个人背后都是家庭,不止是安全,还有舒适,长途旅行,多场景的应用要想到,我们宁愿比他们卖的少一点,我们要回归到汽车的本质,我们东风做了几十年,我们对市场、产品理解是比较深的。

五菱宏光MINI EV大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不是自主品牌的车不好卖,并不是说年轻人不认可自主品牌,不是说大城市不认可自主品牌。

随着90、00后不断的成长,中国人国潮的观念、爱国的情绪上来了,我是80后,我们从小认为国外比国内好,现在的年轻人不这么认为了,我们也不这么认为了。实际上我们培养民族品牌的自豪感是很重要的,五菱宏光MINI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

我们自主品牌以前不敢进入北京、上海,但是现在发现年轻人的消费比我们成熟,我们有时候还想要一个品牌,要一个面子,年轻人觉得消费的合适就好,我可能把钱花在电竞上,我觉得你为什么买一个皮肤?不是浪费吗?

他就是我喜欢什么买什么,他们是为了我自己而生,为我自己而花钱,我们80、70后花钱是给别人看的。

给我们很好的启示,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年轻人可以接受,大城市可以接受,我们要换一个玩法来玩,我们会是为了自己的,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我们买一个5万(元)的油车觉得没有面子,我们买2.9万(元)的电车觉得很时尚。

我们今年卖的很好,一直是供不应求,什么原因?芯片不够。我们今年想这个车卖2.5万台,这个是一个小目标。

我们想把一个产品做好,我们一定要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

第二就是,我们认为我们的产品是好的话,就可以卖的好。在5万(元)以内,四门,300公里,有快充,双安全气囊的,轿车底盘的,就我们一个,没有第二个。

要么你比我贵,要么没有300公里,要么没有快充,要么就是没有安全气囊,要么不是轿车底盘。我们为什么敢把媒体老师请过来搞试驾?就是这个原因,我们拿实力说话。

我们不能藐视市场,要充分相信自己,也要尊重市场,同时我们不能藐视任何的竞品,因为我们始终认为在战略上要特别高调,战术上一定要特别严谨。

6、在品牌传播上赶上来

汽车商业评论:市场营销方面有什么动作?我们来自国企的领导干部不爱沟通与对外传播,尤其是不爱宣传自己,这和造车新势力相比很吃亏?

陈萌:行业有一句话:广告投放一半是浪费的,或者说80%是浪费的,不知道哪80%是浪费的,那我们就做的聚焦一点,我们的目标客户,年轻人第一台车,家庭第二台车,老年代步车的升级车。

年轻人主要玩抖音,我们在抖音上面投一些引流广告,妈妈喜欢做什么?他们喜欢看育儿类的节目,我们做一些。

北方人喜欢玩抖音,南方人喜欢小红书,我们在南方做小红书,北方做抖音。北京、上海做线上的引流,河南、山东做刷墙,男同志喜欢户外,女同志喜欢护甲。

至于对外宣传,我们以前一直很低调,在声量上不如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城欧拉,后面会赶上来。

7、要成立一个公司专门做改装

汽车商业评论:我看今天的改装车都比较漂亮,是不是我们这个车在改装方面有这些定制的东西?

陈萌:你想要什么,我们都可以换,你今天要这个,明天要那个,都可以改,1千块,成本很低。

客户提需求,我们帮你改好,你在我们的IPAD上面改,我要这个,你DIY一个,给我们周期,也可以做好。

我们要成立一个公司专门做改装,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我们按照成本卖。

我们要促进客户对我们的认同,我们这个成本肯定不到1千,你需要什么我们给你改成什么样, 你今天想和女朋友约会,我们搞的浪漫一点,您见另外一个女朋友,她喜欢别的我们也是弄别的。

汽车商业评论:有没有法律上的问题?

陈萌:颜色的话,只要不超过70%就可以了,不要动法规上的东西就可以了。这个不是喷漆,是贴膜,成本很低,你不喜欢,可以撕了重新做。

8、年轻人都是外貌协会

汽车商业评论:前几天东风风神做改装,那个车不改相对传统一点的,一改装就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陈萌:中国年轻人都是外貌协会的,我们做2024年的产品规划,第一个就是内饰、外观好看,第二是安全,第三是科技感,第四个就是成本和价格。

我认为随着大家生活品质的提高了,这个成本不会涨到哪去,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一个心仪的产品,我们这个外观很中庸,但是好看的并不见得好卖,我们有的衣服时装是模特身上穿,你不会买,我们看的很漂亮,我不会买特别时尚的,还是要中庸一点。

我们看日本车,不是特别的炫,日本车找不出什么缺点,就是好卖。我们这个车也是这个原因,我们为什么欧洲出口那么多,欧洲的车实际上内饰就是德系,很耐看,你看20年前的富康车,觉得不丑。这个是审美观念的问题。

9、未来是人均一台(代步)车

汽车商业评论:代步车这个行业的市场有多少的空间?

陈萌:我认为空间非常非常大,到未来是人均一台车,大学生上学会开车。

这个市场是蓝海中的蓝海,特别大。

我身边很多大学生,一上学,家里给买一台小车,这个很多。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这个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可以带来二手车市场的繁荣。

中国现在已经到了欧美国家的水平,像美国已经是汽车民族,出生就有车,伴随你一生走完。

这个蓝海市场很大,这个对产品的多元化、使用场景多元化的情况是非常多,这个是越来越多,会人均一台车,过了18周岁以后都会有。

像以前电视机就是一个大件,现在电视机可能不抵一顿饭钱这么贵。而且买了还不看,还在玩手机,我觉得是一个蓝海市场。

10、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

汽车商业评论:谈谈你履新后感受。

陈萌:国企要拥抱互联网,拥抱快速反应,不能说垄断的企业不好,我们没有垄断企业那么多的优势。

我很少给大家介绍公司,我们品牌和产品放在前面。集团为了把这个车卖好,单独成立一个销售公司——东创紫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我是董事、总经理。

光把车卖好也不行,我们未来的客户需要什么车我们要知道,同时我兼任易捷特的副总裁,分管商企、研发和销售(编者注:最新还负责采购),这样就把这个事情搞顺了。

我给领导提要求,让我管销售,那么研发也要给我们管,只有销售才知道客户需要什么东西,否则的话就是两张皮,这个商企搞出来的东西销售说这个不行,销售说这个市场不需要,研发说我搞这么好的东西卖不出去。

所以,我说我一个人管更好,我自己主动承担了这个压力。

为了便于把这个销售的工作好做,我们成立了一个公司就是东创紫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国有企业,也是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我们不比民企工作时间短,我们是国企,也是一个竞争性的企业,不是垄断性的企业,没有垄断性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