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蒋自力:顺势而为逆势而升借势而起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编辑部)19年5月15日 17:52

 

一系列变化明确释放出汽车“产业撤离温室,企业重回市场”的信号,市场驱动、规律导向、科学发展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基本准则

 

 

编者按:2019年5月10日上午,北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蒋自力出席主题为“勇气”的第十一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发表了题为《顺势而为 逆势而升 借势而起》的主题演讲。

 

他认为,在产业环境不断更新、汽车四化不断加速、消费理念不断成熟、竞争态势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自主品牌面临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但从长远看,这也是同时倒逼自主品牌不断进步,使得有实力的自主品牌能够快速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进一步优化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

 

蒋自力判断,未来两三年是一个盘整期,但过了这个盘整期以后,中国汽车市场肯定会突破3000万辆,“至于是到4200万、还是到3500万,这个数据咱们现在确实是不好判断。”

 

以下为蒋自力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核定。

 

刚才两位大咖讲的非常好,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很受启发。借这个机会,扣今天这个题目“勇气”,我想讲“顺势而为,逆势而升,借势而起”来回答“勇气”的主题。

 

 

我在北汽集团分管经营运行,主要是产、供、销和品牌工作,基本上是每天都在分析行业的形势。因为要破“勇气”这个题,首先是对这个大势的理解,我们认为世界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或者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汽车产业概不能外,深陷其中。正因为每天在分管这个经营指标,所以对这个大势我谈点个人的一些观点。

 

第一,产业环境不断更新。更新到过于密集的出台了大量的汽车产业政策,让我们应接不暇,甚至难以从容的去应对这些政策的变化。比如说汽车外资股权比例的放开、进口关税下调等国家扩大开放的举措,将行业的开放竞争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新能源补贴的大幅退坡,让新能源汽车行业,特别是前期发展比较快的这些行业、这些企业面临更大的冲击,也给有技术准备的合资企业提供了相对更好的一个发展的机会。

 

环保压力增加,持续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国六标准”,单车制造成本至少增加几千元不等。为了应对汽车环保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技术进步和管理升级成为迫切的需求。

 

新版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落地,也对行业产能布局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同时我们还看到,促进汽车消费的“国六条”目前应该说仍没有过多的实质性的措施。

 

增值税下调本来应该是让利于我们这种制造企业,但是最后演变成为竞相降价的导火索,让这个红海更红、大红、正红。

 

 

以奔驰为代表的高端品牌在第一时间率先降价,现在已经演变到各个自主品牌,进一步挤压了自主品牌上升的空间。可以说一系列的环境变化,过多的变化,已经明确释放出汽车“产业撤离温室,企业重回市场”的信号,随着汽车产业重回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市场驱动、规律导向、科学发展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基本准则。

 

第二,汽车四化不断加速。因为刚才陈(安宁)总用较大的篇幅讲得比较透彻,我就不再赘述。

 

第三,消费理念不断成熟。随着中国消费群体的进一步年轻化,国内汽车需求正在转向依靠内生动力的平稳增长。新四化下不断出现的汽车新技术、新概念、新产品正持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国内汽车消费观念也日渐理性,经济实用已不再是消费的主要关注点,品牌、品质、科技配置正在逐步成为左右买车的关键因素,市场对所谓的高端品牌也有了更加成熟的认识。

 

同时,消费者的新老交替也让汽车消费诉求出现新的变化,年轻群体已不再盲目追求国外的品牌,一些脱颖而出的自主品牌正愈发受到市场的认可。可以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中国汽车品牌向上之路已经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逐步凝聚起天时、地利和人和。

 

第四,竞争态势不断加剧。中国汽车市场已经率先进入百舸争流的终极竞争阶段:一方面是分化格局更加明显,行业“洗牌淘汰赛”进入“白热化”,无论是新企业还是老企业,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企业,是大型集团还是单个企业,都将完全进入发展硬实力比拼的大考。我们判断,未来两三年将存在轰然倒下一批的风险,大洗牌、大调整我们认为只是刚刚开始。

 

另一边,外资企业又在掀起新一轮本土化浪潮,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品牌正在成为本轮外资企业本土化的主战场,这种品牌无论是发展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将会面临更加开放、更加残酷的竞争。

 

虽然自主品牌面临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但从长远看,这也是同时倒逼自主品牌不断进步,使得有实力的自主品牌能够快速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进一步优化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

 

总而言之,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汽车品牌与国外品牌新一轮竞争也正在拉开帷幕。随着这一轮产业变革调整,四化应用升级,整体汽车市场在未来这两三年是一个盘整期。

 

应该说在前几年主流的观点是,我们应该还会到4000多万辆的总量,因为最近形势不好,现在主流的观点是认为现在是到了顶。刚才贾博士似乎有类似的观点,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分析这个形势,我们的判断,未来两三年一定是一个盘整期,盘整期的概念就是,到底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这个趋势性在短期我们认为是不好判断的,是盘整期。

 

但过了这个盘整期以后,我们认为中国的这个市场绝对不是2880万的这么一个顶,我们认为3000万肯定是会突破的,还是有一个向上的增长空间,至于是到4200万、还是到3500万,这个数据咱们现在确实是不好判断。

 

我们认为,汽车产业未来必将迎来螺旋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因而现在也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阵营崛起的最好机会。我们要树立长远的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坚定不移的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向前发展。

 

 

有几点思考:一是顺势而为,勇于引领潮流。

 

面对汽车行业百年变革,站在中国汽车由大到强的历史节点,我们看到整个汽车产业的消费趋势、商业模式、竞争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革。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孕育突破,中国的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开始进入深度的融合阶段。

 

“新四化”已经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因势而变、顺势而动,抢占发展的先机。在这方面,北汽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行者,已于2017年率先提出发展主体、产品技术、产业链布局、服务生态的全面新能源化,在国内扛起了汽车企业全面新能源化的大旗,同时,为顺应“新四化”加速融合的趋势,又于去年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海豚+”战略。

 

北汽坚持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已经十分清晰,研发、产品、市场、产业链和体系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实力,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强劲发展的领先优势。北汽集团今年有可能纯电动的新能源车、包括商用车会接近30万辆。

 

二是要逆势而升,勇于向上突破。在中国汽车产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理性面对增速下降和挑战机遇同时并存的发展特点。整体的消费升级,让我们产品结构面临大的挑战,进一步扩大开放让我们直面国外品牌的压力,但这也是恰恰给予了自主品牌布局和深耕长期性、结构性机遇的良机。中国汽车只有下真功夫做好结构调整,向中高端走,才能在市场春暖花开之时获得长期的回报。

 

在这方面,北汽深刻把握自主品牌升级的要义,积极应对下一轮汽车市场竞争。近年来,北汽以“高、新、特”产业结构为导向,对业务结构、品牌结构、产业链结构进行了持续深度的调整。重点培育北汽自主品牌本土优势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以ARCFOX、北京牌乘用车、北京牌越野车、福田商用车等为代表的北汽自主品牌“高新特”战略雏形已经基本布局完成,形成发展合力,也为打造百年北汽金字招牌牢筑了自主发展的根基。

 

三是要借势而起,勇于开放创新。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历史也证明,技术进步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汽车产业发展至今,早已不是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制造业业态,对中国汽车企业而言,进一步扩大开放,让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同业合作和跨界合作,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加快国际化步伐,让我们充分参与全球竞争,是我们打造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

 

在这方面,北汽一方面充分利用奔驰、现代优质资源,发挥合资企业助推自主品牌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坚持协同创新,围绕核心技术抢占竞争制高点,牵头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围绕高端制造、大数据应用、智能网联、智慧出行等,与麦格纳、华为、科大讯飞、滴滴等企业开展联盟化合作。同时,我们紧抓“一带一路””机会,聚焦北汽南非工厂等项目,扩大成果,深耕国际化发展之路。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勇气使我们产生信心,勇气让我们爆发力量,勇气令我们坚毅进取。汽车产业的变革已经将中国汽车推到了风口浪尖,也给自主品牌跃升向上制造了绝佳的机会,北汽愿意与大家一道,奋勇向前,携手抵达汽车强国梦的彼岸!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