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辰致集团四川建安公司与德国本特勒集团签署合资合作备忘录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王思易)2025-10-16 15:38

2025年10月15日,辰致集团所属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国本特勒集团在北京正式签署备忘录即将成立新的合资公司

双方将在现有合作基础上深化战略协作,业务范围从传统底盘结构件全面拓展至底盘模块化系统、热成型电池盒总成及车身结构件等高技术领域,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智能底盘与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平台。

辰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伟、副总裁李鑫,本特勒国际股份有限公司CEO Ralf Goettel、CFO Tobias Braun等双方高层出席并见证了签约仪式;四川建安董事长耿海波与本特勒亚太区总裁施宏共同签署备忘录。

老牌劲旅与德国精工的强强联合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65年,长期专注于汽车传动与底盘系统的研发与制造,拥有省部级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实验验证能力,客户覆盖长安、吉利、奇瑞、上汽、赛力斯、一汽、东风等国内主流整车企业。近年来,公司积极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汽车零部件集成供应商。

德国本特勒集团成立于1876年,是全球汽车底盘结构件、热成型技术及轻量化设计的领先企业,以“德国精工+创新技术”著称,客户涵盖大众、宝马、奔驰、特斯拉等全球知名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高强度结构件领域技术积淀深厚。

四川建安与德国本特勒的合作渊源可追溯至2014年,双方于当年签署合资协议,并于次年共同投资成立本特勒建安汽车系统(重庆)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底盘模块与车身结构件的设计、开发与制造。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该公司已成长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基地,产品配套长安福特、长安汽车等整车企业,凭借成熟的热成型技术与模块化制造能力,在区域产业链中形成了示范效应。此次双方再度携手,在成都设立新合资公司,意味着双方合作从传统底盘领域向新能源核心部件与智能化系统全面延伸,标志着中德技术协作迈入更高阶段。

合资业务全面升级,构建核心系统能力

根据备忘录,双方拟在成渝地区新设合资公司,业务将涵盖:

高端底盘结构件与模块化系统:包括副车架、控制臂、悬挂系统总成,实现轻量化与高精度制造

电池盒系统:开发高安全性、高集成度的热成型电池盒,强化抗冲击、防火与热管理性能

热成型车身结构件:生产A/B柱、门环、门槛梁、防撞梁等关键安全部件

底盘一体化模块:探索“底盘+电池+车身”融合设计,推动滑板式底盘技术落地。

合资公司将整合双方技术与研发资源,建设联合研发中心,实现“技术共研、市场共享”;目前双方对于底盘业务的理解已经具备在同一高度对话的水平,未来将成立以建安为主导的新的联合研发团队,针对新能源产品需求开发、设计适应性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整车企业紧密合作,将能为整车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同时,现有合资公司本特勒建安将打造先进智能工厂。

耿海波表示:“下一代汽车竞争的核心在于平台化与智能化。此次合作覆盖底盘、电池、车身多维度,是四川建安迈向高端化、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新公司不仅做零件,更要做系统、做平台,成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底盘基石。”

施宏表示:“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的策源地。我们希望通过深度本地化合作,共同定义下一代汽车结构标准,助力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落子成渝,撬动“中国新能源第三极”

本次合资公司再次落子成渝地区希望面向更广泛的市场,而不只是仅聚焦于重庆西南部分合资公司希望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研发和制造基地,辐射并服务于国内外市场。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加速推进,西南依托中欧班列(成都国际铁路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物流优势,已成为新能源产品出海的重要门户,西南地区正逐渐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依据行业预测,今年西南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将突破300万辆,占全国比重超20%,形成“中国新能源第三极”。

这一产业背景为合资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新公司不仅将服务于快速增长的本地市场,更希望借助成渝的区位优势,将其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推向更广泛的国内国际市场,深度参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构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