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谁重新定义了专用车?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牛跟尚)25年5月16日 17:46

5月15日,专用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专用车科技展(2025)于十堰召开。

大会围绕“推进高端化 迈向智能化 提升专用车产业发展生态”主题,共举办1场开幕大会,1场高端闭门研讨会,1场技术交流研讨会,1场产业链对接活动和1场专用车科技展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作《重新定义专用车》主旨报告。

他指出,专用车行业处于深度变革期,产业正从七个维度进行系统重构与价值重塑:

在产业定位上,从“商用车减法”迈向“价值加法”;在功能属性上,从传统工具到高端装备;在驱动力上,实现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并驱”;在产业生态上,从“碎片化”到“集成式”汽车大工业思维;在商业模式上,从“卖产品”到“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国际化发展路径上,从“本土竞争”到“全球市场领跑”;在行业管理上,从“传统管理”到“先进体系引领”。张永伟强调,专用车的发展将依托技术突破、场景创新与生态重构,推动行业由“红海内卷”走向“蓝海增长”,成为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开幕大会“推进高端化 迈向智能化 提升专用车产业发展生态”为主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主持。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十堰市市委书记黄剑雄出席会议,十余位全国专用车产业链上下游代表性企业嘉宾在会上做主题发言。

十堰市市委书记黄剑雄在发言中指出,当前,专用车产业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变革加速、全球竞争重塑的战略机遇期,面临新技术倒逼行业变革、多元市场驱动差异发展、多业融合重构产业生态“三大趋势”,十堰专用车发展商专一体的集群优势、细分领域的产品优势、创新驱动的技术优势尤为明显,将锚定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专用车、全国安全应急和特种装备行业示范高地,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加快建设“三中心基地”,做大做强专用车产业集群,助力中国专用车高质量发展。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张小帆表示,近几年,在国家双碳战略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专用车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产业体系和竞争格局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向未来,东风将加速把资源向新能源、智能化、国际化“三个跃迁”聚焦聚力,发挥“链主”作用推动“武襄十随”产业集群升级,携手构建底盘上装一体化现代产业生态,助力专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宇通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红伟表示商用车行业专用化和新能源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且 “轻增重缩” 特征显著。他分析称,物流类场景中轻型冷藏、危化品运输等有市场机会,作业类场景中环卫新能源化进程领先,行业正进入存量更新与细分深化阶段,需以电动化、智能化、智联化、生态化、一体化技术迭代破解 “高价值与低成本”矛盾。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电动产品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强提到工程机械领域引也正在迎来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全方位变革。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各国对低排放、高效率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为工程机械电动化带来新机遇。在国内市场,柳工的纯电动轮式装载机已实现规模化应用,2024年轮式装载纯电销量突破1万台,市占率26%

徐州徐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氢能营销中心总经理高朋提出专用车新能源化发展的三大关键方向:一是零部件体系的成本控制与协同优化,通过产业链联合降低整车制造成本;二是关键技术的升级与扩容,打通技术壁垒,提升整车综合性能;三是三电系统与配套运营体系的全面提升,构建多元充换电解决方案,包括底换、侧换等模式应用。他强调,“破局即合作”,唯有打破技术壁垒、提升标准体系,才能实现行业协同发展。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晋表示,对于专用车行业而言,电动化已在冷藏车、环卫车等细分领域取得突破,而智能化的关键,则在于精准匹配用户场景与实现商业闭环。对此,他呼吁产业链协同推动智能化落地,共同引领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专业化转型。

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产品总监张国君结合车辆作业的多样化场景,总结出电动化适配的三大典型使用场景单任务、固定作业场景如泵车;短程、多任务、循环作业场景如混凝土搅拌车、冷链运输车;多任务、非固定、场地作业场景如挖掘作业

同时,他强调“智能化不等于高端化”,高端化需以技术赋能为核心,突破传统“单机智能”局限,向场景化集群智能升级,并依托柔性智能制造产线保障高端产品落地。

卡尔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程负责人于洋系统介绍了企业在L4级商用车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创新、场景落地与未来规划。他透露,卡尔动力正开发全新形态的“未来运输机器人”——取消驾驶舱后可提升载货空间约20%、增加载重10%以上,并搭载1070度电池,续航可达800公里。借助底盘换电系统,可在不同场景下灵活切换上装模块,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与毛利率。

湖南京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茂建表示,随着新能源政策、技术进步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补能体系作为专用车电动化的关键支撑,正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指出,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补能支持政策的推动下,尤其是一线、二线乃至县域城市“补短板”工程的加快推进,为商用车电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在技术层面,从液冷快充到兆瓦级超充的跃升,标志着补能速度已实现从“能用”向“高效智能”的跨越。

针对专用汽车出口战略,江苏苏美达成套设备公司国际贸易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晶建议,面向欧美高端市场,重视技术门槛,以性价比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抢占更多国际市场份额从传统的低利润,低附加值的自卸等专用车向高利润高门槛的休旅房车转型。他表示,要以具体项目为依托,组建属地化运营团队,贴近客户,以更高的效率,更完善的设计,更快的交货周期,为海外终端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

湖北一专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于祥提到十堰作为中国商用车之都,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湖北一专将深化与东风商用车等本地企业合作,推动整专一体化,实现研发、制造、营销、售后全链条协同,助力十堰向全球专用车基地升级;同时把握“双碳”机遇,布局新能源商用车,推动专用车从工具向价值载体转变。

湖北三环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尚金龙介绍,在专用车领域,三环汽车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的HAV无人驾驶集装箱运输车第四代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港口园区;紧跟“双碳”战略,布局纯电、换电、氢能源等新能源产品,相关新能源牵引车、电动车在多地实现批量销售;借助“鄂企出海”战略,燃油车、新能源车等多品类产品出口业务全面开花。

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玉鸿认为,当前专用车行业面临深层次变革,传统的技术路线面临挑战,产业链重构正在发生。为此需要在强化专用车转型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专用车产品线,坚持以道路和非道路两个场景为抓手,持续做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深化产业链协同,强化与主机厂、生态圈合作,应对新能源车与无人驾驶浪潮,共促中国专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幕大会同期,还举行了一系列重要签约发布仪式和授牌仪式,包括十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澍发布支持专用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十堰市联合专用车行业机构、科研院校、重点企业共建“全球商专用车一体化产业基地”战略合作协议;交易中心、抓单中心、中试基地建设签约仪式等活动,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推动更深层次的产业链协同与技术对话,大会同步举办了技术交流研讨会、高端闭门研讨会与“提链行动”——“走进十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接交流活动。技术交流研讨会聚焦“专用车自动驾驶技术与场景”,会议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主持。

与会嘉宾围绕专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商业化落地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矿区、港口、园区等封闭场景因作业单一、安全需求高,成为当前商业化落地的核心场景。专用车自动驾驶需以场景需求为驱动,优先在封闭/半封闭场景实现技术验证与规模化落地,同时通过车路云协同、成本优化、政策创新及产业链协同,逐步向开放场景拓展。未来,需重点解决跨区域政策壁垒、长尾场景技术突破及社会价值平衡问题,共同推动产业向高效、安全、可持续方向发展。

高端闭门研讨会,以“重新定义专用车产品与发展战略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话题,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与研究机构的代表展开深度研讨

当前,专用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需以电动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核心方向,通过商专一体化、产业链协同及国际化布局突破发展瓶颈。同时,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应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引导、行业规范与技术创新,推动专用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议最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发布专用车一体发展行动计划总结发言,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路。

“提链行动”——“走进十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接交流活动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邀请吉利远程、湖南星通、中国重汽三家整车企业联合十堰市重点零部件企业共同举办,与会嘉宾围绕专用车产业的合作、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他们认为,专用车产业需通过区域协同、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及全球化布局突破发展瓶颈。未来应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落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依托数字化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

5月15日-17日举办专用车科技展,作为本次大会的核心环节,展览面积约2万平方米,汇集了超过100辆专用车整车、50多家相关零部件、生态服务商的精品,全方位展示了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坚定决心。

展览集中展示了智能网联、车机一体、应急救援、物流运输、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房车等行业最新专用车产品,同步汇聚展示上装、动力、底盘、车桥、轮毂、ABS等各类零部件和线上销售平台生态服务商,突显展示车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专用车行业的最新应用,展现最新材料、最新技术、最新模式、最新趋势,为观展者提供直观、生动的视觉体验和关于产品、行业的深度思考。

专用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专用车科技展(2025)不仅为业界提供清晰的行业发展趋势图景,也为专用车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