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内卷”的中国市场,马自达的答案是什么?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刘宝华)今天 09:22
以“双擎新动力 引领新变革”为主题的一场中国皮卡消费趋势研讨沙龙近期在北京召开。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吉利雷达CEO凌世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皮卡网CEO兼总编辑谷国全,《野生试驾》出品人、汽车行业知名媒体人洪琦等业内大咖共聚一堂,围绕皮卡突围命题展开了一场思想深度交流与碰撞的精彩交流。
沙龙主持人,车壹传媒联合创始人、车壹条/好车推荐官总编辑杨小林向嘉宾抛出了一系列讨论议题——当前中国车市正在被供需失衡、价格内卷的趋势所裹挟。从用户需求原点造车,击穿行业痛点的创新突破更是难能可贵。加之电动智能化的大背景,中国的皮卡消费该如何升级?中国用户到底需要一台怎样的新能源皮卡?什么样的技术路径和解决方案是符合当下国情和用户需求的?我们的产业政策和消费环境该如何为新能源皮卡的普及做好准备?
崔东树: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首个发表演讲,他认为,中国乘用车只占85%,商用车占15%,而国外一个皮卡品类占近20%,所以皮卡的重要性极其重大,“中国皮卡和世界皮卡相比,我们还有巨大的空间,我们在2%左右,而世界皮卡在20%左右,所以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是皮卡未来发展方向。”
国内皮卡市场,纯电动占4.6%,插电混动占1.7%,包括增程类的,合起来大概占6%的比例。相对于轻卡17%、重卡20%的比例来看,皮卡电动化现在在商用车领域尤其在卡车领域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新能源皮卡化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80%,3月份增长220%,呈现强势增长的良好态势。尤其是中国皮卡呈现全面高速增长的新态势,在去年下半年以来到今年上半年,雷达、长安等皮卡呈现快速增长良好表现,呈现月度爆发增长的态势。
从电耗来看,它们的电耗总体17度、18度电左右,而雷达是百公里15度电,综合能耗相对领先,总体综合性能达到超高水平。
崔东树认为,从综合评价整体来看,增程式电耗比较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在动力、综合性能方面来看,插电混动比增程式有更大优势。
海外市场,2025年1-3月份最新数据,美国皮卡一个月销售在2万多台水平,表现比较强。在大洋洲、澳大利亚,中国的皮卡也有一定发展空间,中国品牌在澳大利亚插电混动皮卡也有不错表现,正如中国在海外有巨大发展空间,在东南亚和中南美未来都有巨大提升潜力。
谷国全:三个核心挑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皮卡网CEO兼总编辑谷国全聚焦客户对目前的新能源皮卡特别混动皮卡的需求、痛点、期望,带来主题为《混动皮卡的核心竞争力》的分享。
2025年3月份,雷达作为代表,在国内终端市场销量首次突破千台,达到1224台,这个数排到国内皮卡终端销量的第五。这不单是雷达的成绩,它代表了新能源皮卡这一细分类别在终端市场的接受度,或者这一细分领域产品对市场的渗透。新能源皮卡去年整体行业情况不是那么好,它代表国内新能源皮卡市场的突破。
插混皮卡和燃油皮卡对比,特别是和柴油的燃油皮卡对比,要想全面超越,现在柴油是皮卡领域卖得最多的,它的核心挑战是三个:第一,在复杂场景下插混皮卡本身的可靠性需求能否解决和满足,第二,细分场景的全方位解决方案能做什么,第三,插混皮卡的综合使用成本,包括后续维保的便利性。以上三方面是对插混皮卡的挑战。
如果想占领这个市场,想挑战燃油皮卡目前的地位,从以上三方面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1,“皮实,不爱坏”;2,细分场景的全方位解决方案;综合使用成本。
余卓平:没有必要发动机驱动
同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围绕新能源皮卡的技术路线展开论述。
他认为,近期应该是动力电池+内燃机的发电机的组合最主要。但是到底谁好?“纯电驱动比发动机驱动的动力性要好得多,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没有必要发动机驱动,因为混合动力不如纯电动好的话,我只做电源的混合。这点上确实有人担忧,亏电的情况下光用增程器的效率是非常低的,而且要有很大的发动机,否则功率不够。所以同样的成本下,一定是纯电更好,不是插电混动更好。”
凌世权:双技术路线
雷达CEO凌世权最后一个发表演讲,从产业角度讲讲皮卡。
“在新能源赛道里,我们始终坚持,作为皮卡,如果从工具、玩具属性来讲,从商乘两用,我始终认为纯电是首选,为什么?很多人说纯电车里程焦虑和适用场景,我当年做纯电皮卡时,很多人问我有没有里程焦虑,大家在高速上看到的皮卡很少,一辆车不走高速会走远吗?不走远的车会有里程焦虑吗?第二,当我们把车兼顾生活和滴滴时,是买插混还是买纯电?肯定是买纯电。所以我们坚持在这个赛道以纯电为主,在辅以其他的像插混,插混推出面对区域性的。”
基于M.A.P雷达瀚海平台平台,今年上海车展,吉利雷达还推出了PHEV超级电混家族,搭载雷神EM超级电混系统。不仅拥有传统皮卡难以企及的强悍动力表现,更以"节能更性能"的颠覆性解决方案,实现了1000公里以上的综合续航里程。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了双技术路线。
技术方面,雷达做到零百加速在6.4秒,满载加速8秒左右,满载比传统皮卡的空载加速还快。在动力方面,雷神动力表现非常优秀,续航超过1000多公里。这些是动力和效率数据,包括电耗油耗。
安全方面,雷达百零制动做到38米,产品技术安全方面做到与乘用车完全相同。
“3月份之后,我们在海南、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的市场占有率,在所有皮卡品类里做到了第二,所以用户是最直接的,不需要我们教育,我们只需要提供好的产品让他体验就可以了。在安全各方面,我们作为企业,提供好的产品给用户体验,用户自然就会选择,这是雷达对市场的理解。”
凌世权最后讲到雷达飞梭,改变这个世界的是手机,后面会是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机器人这三个都是机器人。
雷达会把汽车和无人机结合起来,过去3年来团队投入1点几亿,和无人机联手合发P70,巡检、巡逻、市政,比如春节高速堵得很厉害,如果10公里一辆无人机巡逻,能够解决所有问题,雷达正在做这个事情。现在已经向浦东市政府提供3台车,四川公安交警也在做这件事情。
“很快在市场上会看到我们推出以雷神动力为主,作为PHEV的纯电产品,在雷达万能栈和户外生态的产品,就是我们的超级电混皮卡!希望‘电比油低,电比油强’,用相同的方式给全球的皮卡产业,就像中国的新能源与智能在乘用车的改变方式,在全球皮卡方面也用相同的技术加上场景来改变整个行业!”
皮卡电动化最优解
演讲过后,几位嘉宾进行一场圆桌讨论。
“油电混是场景互补还是趋势替代?”针对这一议题,崔东树从市场角度一句话总结为“燃油守存量,插混抢增量,纯电拓蓝海”。余卓平认为,混动是燃油和纯电之外的全能选手,同时要先解决成本和可靠性的平衡难题。凌世权认为,油电混动的驱动方式,可以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使用场景,并且具备诸多自带优势,能够满足用户“既要又要”的需求,当燃油车还在纠结“省油”时,插混皮卡已开始定义“省心”。洪琦不否认油电混共存是皮卡江湖的完整生态,但纯电和混动才是未来。
聚焦“皮卡电动化最优解”的讨论时,崔东树笃定“插混皮卡是终极路线”,余卓平保持开放观点,认为技术永远在动态博弈。凌世权则提出雷达插混技术是从油到电的升维革命,他将其定义为“进化”而非过渡。洪琦同样从两方面表达看法,插混是六边形战士,不过最终选择权还在用户和市场手中。
对于新能源皮卡在差异化政策下生存现状,崔东树呼吁行业需统一“绿牌皮卡”定义,避免地方各自为战!凌世权则希望能给新能源皮卡一张“独立身份证”。在他看来,当所有皮卡都达到乘用车的排放和安全标准,皮卡进城的限制政策自然就会放开。吉利雷达,愿意做第一个“达标者”。洪琦从发展角度提出,若要支持发展,应先让皮卡和乘用车平权。
在本场沙龙末尾的QA环节,在场参会人员对吉利雷达的爆单密码和国际布局表现出更多的关注。今年3-4月,吉利雷达销量连续破千,原因在于金刚、地平线等优秀产品持续上量,市占率超60%。搭载雷神EM-P超级电混系统的电混皮卡,也凭借1000km+的强劲续航解决用户痛点,持续为其积累市场口碑。
目前,吉利雷达已通过中东、东南亚等经销商渠道出口50多个国家,未来还将进军欧美市场,以国内+海外双线并进路线,最终实现全球新能源皮卡市场TOP3目标。
依托前瞻性的市场洞察、深厚的技术积累,吉利雷达已经站上新能源皮卡市场的领先坐席。在纯电、插混双擎动力模式+场景定义的长线战略支撑下,吉利雷达成功演绎了皮卡转型新范式,并以重新定义中国式新能源皮卡的魄力,加速引领行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