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经销商>文章详情

小鹏汽车和特斯拉:棋逢皇后大道东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周洲)今天 14:20

撰文 / 周 洲
设计 /张 萌

正在进行的2025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亮出了AI科技全家桶:20.88万元的超长续航的小鹏P7+Max旗舰版,2025款小鹏X9、G6、G9,图灵AI芯片,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人形机器人IRON。

小鹏汽车在4月推出了两款车:2025款X9、P7+Max旗舰版,关键词是“AI”。

上海车展前夕的4月15日,小鹏在香港启德邮轮码头举办首场全球品牌发布会——“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以“科技树”为核心概念,全面展示其在AI、新能源及未来出行领域的技术布局,并正式推出全球旗舰车型2025款小鹏X9。

这场融合技术发布与产品革新的盛会,标志着小鹏汽车以“AI汽车公司”的基因,加速向全球市场进阶。

小鹏作为AI汽车公司描绘的未来图景,和特斯拉越来越像。这也是它和国内其他新势力最大的不同:它想明白了下一个十年的驱动因素,像做拼图一样往里填组成部分。

有趣的是,发布会之后的第二天,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前往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的合和中心的小鹏汽车旗舰店,主持2025款X9交付给第一批香港车主。

这里曾经是宝马的门店,街的斜对面就是特斯拉的门店。

在特斯拉FSD正式登陆国内前夜,小鹏和特斯拉,棋逢皇后大道东。

云端基座大模型

小鹏汽车在4月14日举办了AI技术交流会,透露的大新闻是:云端基座大模型,也即“小鹏世界基座模型”。基模研发是小鹏汽车AI化转型的重要一步。

在工信部整顿国内“智能驾驶”浮夸宣传之后,小鹏依然在这方面保持第一梯队的研发水平和速度。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介绍,正在研发720亿参数的超大规模自动驾驶大模型。

未来,小鹏将通过云端蒸馏小模型的方式将基模部署到车端,给“AI汽车”配备全新的大脑。这款模型同时也将赋能小鹏的AI机器人、飞行汽车等。

小鹏基模是一个以大语言模型为骨干网络,使用海量优质驾驶数据训练的多模态大模型,具备视觉理解能力、链式推理能力和动作生成能力。通过强大的强化学习训练,基座模型不断自我进化,将逐步发展出媲美甚至超越人类的自动驾驶技术。

李力耘透露,为了研发基模,小鹏汽车早在去年就开始布局AI基础设施(AI Infra),现已建成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万卡智算集群,用以支持基座模型的预训练、后训练、模型蒸馏、车端模型训练等任务,小鹏汽车将这套从云到端的生产流程称之为“云端模型工厂”。

目前,小鹏“云端模型工厂”拥有10 EFLOPS的算力,集群利用率常年高达90%以上,高峰时期的运行效率甚至达到98%,从云到端的全链路迭代周期可达平均5天一次。

早在2024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已开始面向L4级别的自动驾驶研发基模。其研发团队利用优质自动驾驶训练数据,先后开发了多个尺寸的基座模型,目前已经着手推进72B(72 Billion,也即720亿)超大规模参数世界基座模型的研发,参数量是主流VLA模型的35倍左右。

小鹏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刘博士介绍,多模态模型训练的主要瓶颈不仅是 GPU,也需要解决数据访问的效率问题。

小鹏汽车自主开发了底层的数据基础设施(Data Infra),使数据上传规模提升22倍、训练中的数据带宽提升15倍;通过联合优化 GPU / CPU 以及网络 I/O,最终使模型训练速度提升了 5 倍。

目前,小鹏汽车用于训练基座模型的视频数据量高达2000万clips,这一数字今年将增加到2亿clips。

刘博士称,小鹏团队首次验证了规模法则(Scaling Law)在自动驾驶领域持续生效。

规模法则揭示了大模型的性能如何随着模型的计算量、训练数据量和参数量的提升而提升,被视为AI领域的“摩尔定律”,已在大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领域已被充分验证,但在更复杂的自动驾驶基座模型不曾有过更充分的验证。

刘博士表示:“过去一年,我们做了大量实验,在10亿、30亿、70亿、720亿参数的模型上都看到了明显的规模法则效应:参数规模越大,模型的能力越强。同样的模型大小,训练数据量越大,模型的能力也会越强。”

不久前,小鹏汽车将理论变为现实,在后装算力的车端上用小尺寸基模实现了控车。尽管只是非常早期的实车测试,全新基模已经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基础驾车技能。

小鹏汽车去年就已开始研发强化学习技术,用以提升基座模型的性能天花板。刘博士表示,强化学习能够帮助模型自我进化,学会处理训练数据中没有的长尾问题,做到极致安全的自动驾驶。只有足够强大的基座模型,才能被强化学习不断激发出能力上限。

这也是小鹏汽车选择云端蒸馏路线的原因之一:在云端不计成本地训练出足够聪明且泛化能力强的模型,将其蒸馏到适配车端算力的小尺寸模型上,最终可让车端模型的性能超越车端算力“一亩三分田”的限制。

而强化学习、云端蒸馏等技术方案,在今年爆火的DeepSeek论文中都得到了验证。

随后何小鹏在4月15日的发布会上透露,其图灵AI芯片单颗算力达现有芯片3倍,支持300亿参数量本地运行,2025年二季度量产,为L3级智能驾驶落地提供算力保障。

从算力上可看出,图灵AI芯片对标的是英伟达750TOPS算力的雷神芯片Thor U。至于适配硬件平台的算法,何小鹏对汽车商业评论称,和在英伟达芯片上的差别不大。

未来海外收入占一半

作为“为全球家庭设计”的旗舰车型,2025款X9实现496项细节重构与35%零部件焕新,以“全员舒适”为核心突破,下半年将登陆欧洲。

何小鹏在4月16日的媒体沟通会上称,希望未来海外销售能占到营收的一半。

2024年,小鹏汽车的海外市场销量超2万辆,2025年其海外市场销量目标是同比翻倍。

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及联席总裁顾宏地称,2024年累计进入了 30 多个市场,初步站稳了脚跟,并让当地市场认可了小鹏的产品、品牌和技术,今年首先将巩固这些市场,因为许多市场是去年下半年或四季度才进入的。其次,将加快拓展国际市场的步伐,从去年的 30 多个国家增加到 60 个。

小鹏对海外市场择优布局。

何小鹏称,小鹏进入全球市场的方式与其他车企不同,“首先,我们定位为高科技公司;其次,我们希望以中高端形象进入,避免同质化竞争。第三,我们希望在多个区域进行研发、制造和深度本土化服务。我们会采取稳健的全球化策略,先做好服务、维修、充电和 OTA 等基础工作。”

顾宏地认为,在国际化过程中,小鹏也在观察哪些是核心市场。“我认为,欧洲、东南亚、中东和拉美是比较大的核心区域。在每个区域,我们都有一些核心国家或地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这不难分析,从市场保有量、新能源渗透率,以及当地政府对中国品牌或产业的支持等因素,我们可以总结出10到12个国家作为主要核心市场。今年,我们将对这些市场投入更多资源,包括产品和本地化等方面。”

在小鹏汽车看来,欧洲市场是除中国以外最重要的电动车市场。

“我们对欧洲感到兴奋的另一个原因是,小鹏的产品被当地消费者认为定位高端、技术创新、高质量,我们的产品定义非常适合欧洲客户。”顾宏地介绍,去年是小鹏向欧洲更多市场扩张的第一年,在4万欧元以上高端纯电车型销量稳居中国品牌第一。

对于是否在欧洲建厂,顾宏地称,小鹏不能只靠出口来占领欧洲市场。“要在欧洲这样的大市场成为领导者,必须更加本地化,无论政治环境如何。因此,品牌运营、本地服务、充电设施,甚至本地生产都需加强。看看其他成功的汽车品牌,本地化只是时间问题。至于具体何时以及如何本地化,是我们内部正在努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