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基于核心能力实现向电动化应用的产品转型,爱尔铃克铃尔在上海车展交出答卷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路行)25年4月29日 21:20

2025年的全球汽车产业,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在持续深化,市场竞争格局加速重构。

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战场——科技巨头加速跨界布局,电动化渗透率逐年增高,智能化功能迭代速度刷新行业纪录;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企业必须要调整全球产能布局,凭借本土化优势与快速响应能力,在危机中保持稳健的发展进程。

4月23日,爱尔铃克铃尔展示了面向未来出行的最新创新成果。公司以轻量化组件、密封系统及电池、燃料电池技术为核心的产品组合,为可持续工程与设计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

爱尔铃克铃尔集团CSO(首席销售官)Dirk Willers表示:“贴近客户需求、超越传统供应商角色,始终是我们的驱动力。作为首选合作伙伴,我们致力于以独有技术专长与创新产品方案共同塑造未来出行。为此,我们在优化产品组合时始终聚焦客户价值创造。”

深耕电池技术,引领电动出行

过去五年来,中国是全球汽车的制造、创新和电动车领域的领跑者。2019年,中国本土市场电动车的销量占比仅为4%;仅仅五年之后,也就是去年2024年,这一比例已高达48%。去年全球的电动车销量突破了1700万辆,其中1090万辆来自中国,占比超过60%。

电池技术是驱动系统高效电气化的关键。爱尔铃克铃尔在替代驱动领域拥有逾20年经验,集团电动化业务单元涵盖多元化电池模组解决方案,包括基于方形或圆柱电芯的低压及高压系统,以及完整的电池储能系统。

基于模块化理念,公司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提供不同容量的储能方案,覆盖功率范围从5 kWh至20 kWh的标准应用,直至100 kWh及以上的高性能汽车应用。

在组件层面,爱尔铃克铃尔提供满足严苛技术要求的高品质电芯连接系统。该业务单元具备全链条开发能力,涵盖基于CAD的工程设计、仿真模拟、原型制造及验证测试。电芯连接系统的先进生产工艺深度融合集团多年积累的核心技术(塑料注塑、涂层、冲压、压花及复杂组件装配),从而在制造全流程实现高附加值。目前,多个量产项目已进入不同阶段的生产或爬坡期。

Dirk Willers在发布会后的交流中透露,无论是方壳电池还是圆柱电池,其连接技术都适用,但在圆柱电池上优势可能会更加明显。“实际上我们对于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也非常关注,我们也试图跟进固态电池的技术发展,并且考虑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如何更好的契合固态电池这个领域的市场变化。”他补充说道。

本届车展,爱尔铃克铃尔全球首发面向电驱系统的最新密封技术——ElroSeal™-G旋转轴密封系统。该产品专为高速应用中的电荷耗散设计,可提升电机、执行器及电驱系统的能效与寿命。其采用基于塑料复合材料的接地技术,适用于低摩擦、高转速、高压、干式/油式运行及耐介质/高温环境。在油冷系统中,ElroSeal™-G的特殊几何结构可充当刮油环,确保电荷在油液环境下有效耗散。应用于集成式电驱桥高速轴时,能防止高速轴轴承发生电击穿,避免早期磨损。此外,该产品还具有低摩擦、高耐化学性及超长使用寿命特性,适配铝或不锈钢壳体。

爱尔铃克铃尔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虎在交流中透露,公司这项技术已经在国外有拿到定点项目,系乘用车上的高速电机。

燃料电池电堆技术突破,覆盖多元应用场景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电动化与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氢燃料电池技术成为继锂电池后的又一战略焦点。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全球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突破1500万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氢能市场,已形成商用车先行,乘用车探索的产业格局。爱尔铃克铃尔现全面布局氢燃料电池、电池连接系统及轻量化组件,成为少数覆盖氢能全产业链的全球化供应商。  

此次车展的焦点之一是该公司全新发布的NM20电堆模组——其峰值功率达400千瓦,成为EKPO迄今性能最强的燃料电池产品,专为重载运输与固定式储能等高压场景设计。该电堆采用高功率密度技术(较前代提升超50%),兼具高效能、低氢耗、耐高温运行、可回收性及超长寿命优势。集成化介质模块提供标准化接口,大幅简化客户系统集成流程。

难以忽视的是目前氢能普及仍面临三大壁垒成本高企、基础设施薄弱、低温性能瓶颈。  

Dirk Willers在交流中表示,之所以说商用车先行,因为商用车(氢燃料电池)相对电动来说有两个优势,一是续航里程,或者是续航的时间、充电时间,49吨的重型卡车,补能时间很长,氢能就相对来说要低得多。对于这种商业化的运作,时间就是金钱,缩短它的补能时间,意味着它可以产生更多的效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载重也一样。如果货车,电池系统本身会影响它的载重能力、份额,载重力也是效益。所以就这两点来说,氢燃料系统在重型卡车方面的应用场景,相对电动来说有很大的优势。

他认为,氢能在乘用车方面运用的优势有两点。

一是如果你有一个超过600公里,甚至800、1000公里的路线,(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就占很大的优势,因为在那些地方你找不到充电站,如果你想用太阳能充电,会受到天气的限制、时间的限制。这些比较特殊的应用场景而言,也是一个可以体现出优势的应用场景。二是北方比较冷的区域,电动车在冬天续航能力有很大的折扣但是氢能不会

现在我们标准的低温启动是-30℃。现在很多客户提出-35℃,甚至-40℃的低温启动,这在技术上我们是可以达到的。当然,成本会高。整个系统不仅是电堆,整个BOP(Balance of Plant)性能要求也很高,但在技术层面上我们是可以实现的。另一方面,目前的电芯和电池技术,在-30℃甚至更低温的情况下,电动车的性能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刚才我们也提到上下游,如果从一个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上游就是零部件。刚才提到的金属双极板这部分我们是可以提供的。Dirk Willers说道。

他指出,在应用端,爱尔铃克铃尔也会和系统集成商,甚至是主机厂进行合作,把专有技术提供给他们,辅助他们在应用端可以往前走,有一个更好的增长,这是价值链方面。从市场结构来看,应用端爱尔铃克铃尔的电堆可以直接应用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在制氢端,技术也可以应用在电解槽这块。从整个市场布局来说,这两点也是可以为市场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做出有限贡献的地方。

EKPO的燃料电池电堆与双极板为出行及固定应用提供高性能、零排放的能源基础设施。其四大模块化电堆平台(NM5-evo、NM12-single、NM12-twin及NM20)覆盖16kW至400kW功率范围:NM5-evo、NM12-single、NM12-twin和NM20——覆盖16千瓦至400千瓦的功率范围。

其中,NM5电堆可作为大容量电池混合动力车辆的增程器,由燃料电池电堆补充电能;NM12电堆则凭借其性能和已验证的耐久性,为燃料电池车辆提供极致动力。  除标准化平台外,EKPO还可为主机厂(OEM)定制适配特定系统环境的电堆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金属双极板成本控制、规模化生产及低温冷启动等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为批量应用与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立足中国市场,强化本土布局

爱尔铃克铃尔在华发展已逾三十年。1993年,集团首个生产基地落户长春,现除气缸盖垫片等传统产品外,还量产最新一代电动化电芯连接系统。位于上海腹地的苏州基地作为研发中枢,汇集电池与燃料电池技术的测试验证资源,为客户提供从原型开发到小批量生产的全流程支持。

轻量化业务单元近期在天津增设基地,与青岛塑料工程中心形成协同。青岛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专注于高性能塑料技术,产品跨足多行业应用。

集团董事首席销售官Dirk Willers强调:我们的本土化是全方位的,所有的产品类别,我们所有的事业部,它们的研发能力,过去几年我们在本土化做得程度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刚才提到的TP1 Core这个产品,是我们本土研发团队百分之百独立开发的项目。从概念到后续所有的样件制作,制造工艺的定义、质量管控的方式等,都是本土团队。我们的研发+工厂端,比如做工艺的人,还有模具,都是本土团队开发的。现在这个技术我们已经反哺到欧洲、北美的工厂里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我们集团意识到了这是一个趋势。现有的技术要尽快转到中国来,其次中国这边有一些自发产生的新的想法,甚至是更远一些的,已经形成了技术,已经形成了一些产品,已经形成的一些制造能力,我们肯定会在集团内部向其他的国家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