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盖瑞特全球CEO芮博廉:四大差异化能力 推动持续创新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涂彦平)23年7月7日 16:09

6月28日, 涡轮增压技术领导者盖瑞特迎来一个全新里程碑——盖瑞特中国区涡轮增压器累计交付突破3000万台,同时,盖瑞特武汉工厂二期正式投产。

盖瑞特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芮博廉(Olivier Rabiller)亲临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的武汉工厂,与到场嘉宾共同见证这一关键时刻。时隔三年多,他再一次来到中国。

武汉工厂二期扩建完成后,引入了首条制造乘用车汽油可变喷嘴增压器的自动化高速生产线,将工厂产能提升50%。

在不断提升生产能力的同时,盖瑞特在上海建立了其全球第二大实验室,持续加强在中国的研发实力。

盖瑞特持续在中国及武汉加强投资,如今又迎来了交付3000万台涡轮增压器的全新里程碑。芮博廉表示:“这不仅体现了我们根植中国约30年的深厚积淀,更象征着我们不断加强本土研发、践行以先进技术满足中国客户独特需求的长期承诺。”

三十年深耕市场:“真正的本土玩家”

从全球来看, 盖瑞特一共有13个生产基地,拥有卓越的制造能力,每天可以生产约6万个涡轮增压器。

盖瑞特武汉工厂自2013年投产以来,年均产量增速超过50%,并于2022年实现了累计1000万台增压器的产量。这里的日产量最高值达13700台,推算一下可知,约占全球日产量的23%。

作为盖瑞特的标杆工厂,武汉工厂的生产能力是世界领先的,不仅汇集了盖瑞特公司最先进的技术,也有自身独到的一面。

“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是非常本土化的,包括供应商、材料等方面都进行本地化的实践。我们有能力为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找到最适合本地要求的发展路径。”芮博廉表示。

盖瑞特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张越称,武汉工厂发展至今,从原来普通的废气旁通技术到现在分段式压缩的涡轮增压技术,从开发小众项目到现在用于主流车型的产品,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数字化领域,盖瑞特也深耕多年。如今,盖瑞特全球范围设备的上云率已经达到97%,包括自动化机器人、数字监控系统、追溯系统以及大数据分析等,这些技术广泛地应用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

不仅如此,盖瑞特还把虚拟现实也用到了设计和调试过程中,通过自动的纠错功能和实时的品质监测,确保产品拥有稳定的质量。

张越表示:“随着国Ⅵ B的实施及普及,我们预计到2025年,中国市场对汽油可变喷嘴增压器的需求将是2022年的4倍。”

盖瑞特汽油可变喷嘴技术专门为混动车辆设计,和米勒循环发动机组成“黄金搭配”,可以帮助车辆进一步降低能耗,将燃油经济性提升5%到10%。

随着市场对增压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盖瑞特的创新技术可支持体积更小的发动机,并进一步提升内燃机与电气化动力总成的燃油经济性。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对盖瑞特差异化技术的需求尤为突出。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盖瑞特武汉工厂生产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在电机的作用下,能够在不影响效率的情况下优化动力输出,从而提高整体效率。

张越表示,这项技术能够引领未来的混动业务进一步增长,这也是武汉工厂二期扩产的原因。

面向未来的差异性汽车科技公司;“我们是在发明技术”

“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所有先进技术,都是基于在高速涡轮机械、高速电机、功率电子器件和控制软件四大领域的核心能力。”芮博廉表示,“所有这些技术全部由盖瑞特内部开发,我们是一家集机械、电气和软件于一体的公司。”

盖瑞特在电动化方面已经有近20年的投入和研发历史。芮博廉表示,20多年前他刚刚加入公司的时候,研发团队已经在探究先进的电动电机——将高速电机运用在涡轮增压器当中,令其实现超高的转速。

其后,盖瑞特将此技术应用到氢燃料电池车领域,在2016年推出了业界首创两级电动空压机,并应用于本田氢燃料乘用车上。在核心技术的驱动下,电机能够达到10万转/min的转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此后,盖瑞特回到最初的想法,研发出电动涡轮增压器(E-Turbo)。2021年,盖瑞特和戴姆勒一起研制的应用E-Turbo技术的高性能车正式发布,实现了令人惊叹的20万转/min的转速。“这些成绩都得益于我们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差异化能力。”芮博廉表示。

芮博廉反复强调,盖瑞特是一个先进技术的汽车制造商,“我们是在发明技术。目前,我们正与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携手,开发高速电动驱动这项技术,更好地迎接电气化未来。”

立足中国:“我们扎根于此,放眼全球”

盖瑞特自进入中国以来,不断加强在本土的研发、制造和采购能力,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仅仅过去三年,盖瑞特就向中国市场交付了1000万台涡轮增压器,以及适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电动空压机。

芮博廉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中国有领先的排放法规和及时出台的政策,这些都能快速推动新技术、特别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盖瑞特在中国的发展不仅是为了东方,我们会在中国率先开发新技术,为本土市场服务的同时,也将成果和影响力辐射到世界其他的市场。”这不仅指产品的开发,同样还有生产工艺的精进。武汉工厂引入首条制造乘用车汽油可变喷嘴增压器的自动化高速生产线就是一个例子。芮博廉反复强调:“中国市场对我们而言,举足轻重。”

他还指出,“中国团队不仅支持中国市场,也对我们重要的国际客户提供支持,不仅包括涡轮增压器,也涵盖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等新兴业务。”

回溯2019年上海车展,芮博廉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曾谈到氢燃料电池汽车处于“爆发的前夜”。那么,过去几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进程符合他当时的预判吗?

这次采访,芮博廉肯定地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更快了!”

“毫无疑问,中国在这方面的研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两年,全球市场也逐渐认识到了氢燃料的重要性,大家现在有了新的认知。”

盖瑞特开发的第一代燃料电池空压机,于2016年在乘用车上使用。2019年,盖瑞特重点研发第二代氢燃料空压机产品。如今,盖瑞特正致力于制定下一代空压机的开发路线,并将在中国加强本土研发以及布局本土化生产制造。

2022年,盖瑞特再度斩获商用车燃料电池应用的一系列开发奖项,向主要创新企业提供200多个燃料电池空压机原型,并与汽车制造商签订了3个批量生产合同,分布在北美洲、中国和欧洲。今年,盖瑞特宣布研发团队开发的电动燃料电池空压机已经应用到BMW iX5 Hydrogen上。过去四年中,盖瑞特一直与宝马集团密切合作,根据其确切需求研发先进的氢燃料电池空压机,这一新机型将在下半年全面实施道路试验。

张越透露,盖瑞特在中国有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的科研团队,并且已经建立了端到端的氢燃料电池开发、测试和生产能力。

“我们现在不仅仅是为中国市场定制产品,同时也与全球同步进行前沿技术的开发。中国团队针对氢燃料电池在商用车的应用,已经开发了超大型带有膨胀端的氢燃料电池和空压机业务。”

盖瑞特很早就提出了“东方服务东方”的战略,现在正在加快“东方服务全球”的进程。相信未来,盖瑞特将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