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纪录片,呈现一家百年车企如何用4年时间从谷底到巅峰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王剑)23年4月20日 09:47
早在1年前,《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就曾报道,“4D成像,是毫米波雷达的下一步发展趋势”,而且已有多家公司介入其中,从老牌零部件巨头采埃孚、博世、大陆集团,到Uhnder、Arbe、Vayyar等初创公司,以及中国市场出现的华为12T24R等产品。
众所周知,4D之所以成为趋势,原因在于传统的毫米波雷达的感知信息中,只有距离和方位,缺少高度参数,且无法形成高密度点云成像,导致道路目标识别困难,甚至误识别。
而具备高密度点云成像能力的激光雷达,虽然可以解决传统毫米波雷达的痛点问题,但激光雷达上车的成本高昂,而且存在无法全天候工作的天然缺陷。于是,4D成像雷达获得了行业的关注,甚至有望取代激光雷达。(编者注:详见3篇报道《激光雷达的替代者来了》《激光雷达的低成本劲敌》《4D成像雷达要来了》)
在此背景下,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行易道)于近日,发布了一款4D毫米波雷达产品——ALRR300。据介绍,这款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包括稀疏阵列天线设计、压缩感知超分辨算法,采用双芯片级联方案,突破传统采样定理的局限,使得水平和俯仰角的分辨率均小于1度。
在分辨率得到提高后,ALRR300的目标分类就会变得更完整和准确,譬如针对6类目标:机动车、非机动车、人、高处、地上、地面目标(不限于灯杆、路牌、桥梁),从而更好的保障了AEB功能的可靠性。
同时,借助AI算法训练和机器学习数据库扩展,实现对各类汽车、摩托车、行人等目标类型更准确的识别,不断增强对同一物体各状态下的辨别,进而降低误判,让探测精度持续提升。
除此之外,在恶劣天气环境中,ALRR300可做到穿透雨雪雾进行目标探测。这种穿透能力,也是毫米波雷达的特色之一。
那么,何时可以量产?目前定点多少?
在发布会现场,行易道的合伙人 / 总裁江军安表示,该产品今年就可以量产,而且自2022年12月拿到某韩国车企的定点后,截至目前在国内市场也拿到20款乘用车的定点,主要为车辆提供加强型的AEB等功能。
对于未来,4D毫米波雷达会如何发展,是否替代激光雷达?是否融合进摄像头?
行易道的创始人兼CEO / CTO赵捷的观点是,与激光雷达的核心竞争是“分辨率”,因此对于毫米波雷达而言,不管是4D雷达,还是SAR雷达等其他新技术路线,一定要尽快实现高分辨率成像,才能够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未来是否融合,就像某激光雷达企业提出在“RGB”图像信息的后面,再加入激光雷达提供的“D”——“距离”信息。赵捷认为,还可以加入毫米波雷达提供的“S”——“速度”信息。也就是,这3个传感器会融合在一起,最终提供“RGBDS”信息。在年底,行易道就会制作出相关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