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尤峥的高光金句,看东风的智慧与智能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刘宝华)23年3月19日 21:55
标题:冯旦:极星3的月销量至少四位数才算成功
极星的品牌标签有三个:设计,性能,可持续
3月17日,极星把极星3的价格从去年发布的88万元、103万元调整为69.8万元和79.8万元,大致调低了20万元。
这个价格还是出乎一些人的意料,有人在社媒留言“这不是新能源刺客吗?”
极星中国总经理冯旦任职半年后第一次公开面对媒体,他解释了之前定价的逻辑“一个考虑进口车,另外一个就是我不能比保时捷低,你低了上来就是低人一头了。”
整个采访中还数次提到保时捷,极星的品牌定位是超豪华,对标的是保时捷,以及BBA的高端车型。
Taycan是保时捷唯一的电动车型,以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为例,Taycan中国销量为2614辆,月均218辆。
冯旦对极星3销量要求远远高于保时捷Taycan,“这台车的定价至少要达到四位数月销量,我认为才算成功的。”
极星的品牌标签有三个:设计,性能,可持续。这些标签带有鲜明的北欧封,但对企业来说,这些特质很难传达给消费者,或者与大多数消费者更关注的元素相去甚远。
关于竞争对手,冯旦认为更多来自于传统的豪华品牌、超豪华品牌,“就是在这个价位段的。我认为未来消费者基本上是根据价位段来划分,而不是根据原来传统划分细分市场C、B、D这样去划分,这样的价格差别太大,它的客户群体完全不一样。”
“极星跟传统豪华品牌比,最大的优势是纯电,从产品层面来讲,我们的设计、细节、性能,包括里面的配置,你放在一起的话,我更愿意把它比作一个是‘油腻大叔’,一个是‘高富帅小伙’,这是我个人乐观感觉,”冯旦说。
媒体对极星3更多的疑问来自价格。他接受外界对之前88万元、103万元定价的批评,认为68万元、78万元的新定价仍是一个挑战,有一定销量的话就是巨大成功。冯旦觉得,如果把品牌看成一个人的话,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极星理性的一面就是产品本身,他认为极星3产品本身到了这个价格的实力,只是原来故事没有讲好,未来的故事还没有来得及说。
感性层面的东西是多维度的,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这些东西,极星团队要花6—12个月把它慢慢建立起来的。
对上一款产品极星2,冯旦认为它在欧美市场不错,在中国市场“做得一塌糊涂”,还扰乱了极星的品牌定位和价格体系,“一会儿卖一百多万的车,一会儿又出二三十万的车,这个逃不掉,我只能把这个影响降到最小。”降到最小的方法是在中国不再主动卖,有订单就生产、交付。
销售渠道上,极星以前全是商超直营店,接下来会两条腿走路,直营+经销商参与,“我授权给它,但还是做统一销售的方式。然后我们会有经销商的佣金,佣金我会给得非常到位,通过这种方式我要做我的口碑,做我的运营,就是服务体验要做好。店铺的位置选择不拘泥于纯粹在商场,我会考虑汽车园区,当然这是比较豪华的,聚集的地方,或者是街边有一系列聚集的方式。”
听描述,应该是直营+代理模式。目前极星全国有14家店,计划到今年年底开设70-80家,其中70%交给经销商,30%直营。
上任后第一次公开露面的冯旦还分享了这半年都做了什么。“这6个月其实做了很多事情。我前面两个月基本上开会都是从早上到晚上,没有停过的,从熟悉这边的业务,包括组织结构和原来做的一些方向性的东西,所以基本上没有停过。”
还有一个月就上海车展了,为什么选择在这时候做发布、跟媒体对话?“因为我觉得时间到了。时间到了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我内部准确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第一个就是整个品牌的定位、调性、未来3—5年的发展策略,传播策略,网络发展策略,销售服务策略,包括刚才提到的售后服务。我们已经不把它定位成传统的售后服务,我觉得纯电品牌出来以后,整个服务市场的商业模式调性也在变化。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对未来产品新品的规划等等,这些事情都是在这6个月当中发生的事情。”冯旦说。
接下来的工作方向是通过这6个月的重新梳理,把未来品牌的定位等各方面都找准,然后通过借助两个新产品的上市,争取把品牌的整个调性、品牌的定义、品牌的内涵等等通过极星3这个产品,通过一系列的传播,通过极星的服务,在短时间内在市场上立住脚。
2022年,极星2在国内累计销量1717台,在国内轿车市场综合排名第227位,月均销量143台。在欧洲要好很多,累计销量32143辆,在欧洲新能源车中排名第20位。
对于总部在欧洲、研发在欧洲的极星来说,决策层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认知可能需要更新,这个任务现在落在冯旦肩上,如何做好与总部的桥梁工作,利用新产品提振极星的销量,冯旦压力不小。
4月的上海车展上,极星3、极星4两款车将同时亮相,据悉SUV车型极星4更是一款走量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