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平台化、持续化,恩智浦推进软件定义汽车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钱亚光)23年3月21日 10:16

根据恩智浦披露的财务数据,2022财年,终端市场上,汽车业务实现69亿美元营收,占其总收入的52%,同比增长25%,领跑于其他业务。

在最近的媒体沟通会上,恩智浦半导体大中华区主席李廷伟博士介绍,汽车业务是恩智浦的支柱业务,业务占比超过50%。恩智浦明确提出,所打造的不单单只是一颗芯片,而是通过领先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赋能中国的客户,为整个产业链提供更好的服务。



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汽车处理器业务总经理Henri Ardevol表示,得益于中国广大客户的支持,恩智浦才能够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多个细分市场都能够获得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汽车处理器以及在非功率模拟器件方面都处于市场领导地位。

随着大批量生产,汽车质量标准以及稳健性要求、可靠性也非常重要,恩智浦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在功能安全、车规级的精度和效率、汽车运营、系统解决方案方面,满足主机厂个性化的要求,解决各种痛点。


新价值链中的新角色

在产品层面上,恩智浦在硅片的基础之上集成更多的软件,并在系统层面上在持续投资,以应对汽车工业电气化、数字化、云端连接三大趋势。

汽车业的创新爆发式增长,推动着主机厂从硬件主导型逐步转向软件主导型的开发模式,而汽车业价值链关系也开始发生转变,从前是Tier1、Tier2和Tier3服务OEM的非常线性的价值链,而现在价值链慢慢转变成一个由OEM、一级供应商和技术公司构成的三角形生态系统,而恩智浦现在的定位就是逐渐转型成这三角之中的一端——技术型合作伙伴。

三角之中,主机厂主要是进行架构定义和系统集成方面的工作;半导体公司提供基础性的技术和芯片平台;Tier-1提供的硬件、软件的集成和软件的执行。

为了主机厂客户能获得许多方面的助力,恩智浦在建设一个可拓展的、支持软件复用的硅平台或芯片平台,提供中间件等要素,不断拓展生态合作伙伴体系,最终帮助主机厂客户大大压缩开发周期。

为了更好地顺应各方需求,恩智浦既提供服务于Tier-1的团队,也提供专门对接主机厂的团队,并在不断增加系统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的数量,在整个系统级解决方案层面扩大自身的能力。

推动软件定义汽车

未来,软件定义汽车是大势所趋,主要的载体正是新能源车。由软件定义整个架构,软件和开发合作伙伴需要考虑从组装电子控制单元到为车辆开发整个软件架构,并需要一个硅片为基础的平台支持它。

在这种想法下,恩智浦提供从通用型微控制器到最先进的5纳米实时车载处理器的一致架构,保证为任何一种模式开发的应用都可以轻松移植到不同的处理器上,以提供强大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支持客户对车辆架构的定义和演变。

恩智浦还尝试围绕处理器开发所需的一切周边器件,将所有周边设备视为由多个芯片组成的完整系统,以便一起开发,从而优化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成本。

因此,恩智浦的产品组合正在从一组产品转变为一个完整的平台,为汽车 OEM 提供硬件、软件协同设计,将他们的软件架构适配到硅平台上。

随着软件创新周期和硬件创新周期的分离,越来越要求进行软件和硬件的联合设计,所以恩智浦作为一个技术合作伙伴,与主机厂的交流就更多聚焦在将芯片平台与主机厂软件架构相匹配,通过相同的开发工具和环境、相同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框架,使得所有产品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创新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过去的车从一出售就开始损耗,功能慢慢地退化,但是今后的车将会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得到升级迭代,其功能将不断地得到增强。

OTA支持的软件升级换代,既包括中央处理部分,也包括车内电控部分,而这就要求通过云端的连接来进行数据的传输,使每一个传感器的相关数据都可以进行后台访问和大数据分析,并通过云端连接,进行更多预测性的维护。



正如恩智浦CEO Kurt Sievers 所指出的:“我们今后所推出的每一项创新的核心之一就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要素。”

主机厂希望不管是功能还是服务都可以在用户使用周期中不断地得以增强和更新。为此,恩智浦在与主机厂的合作当中,提供在每个模型中可重复使用的解决方案,在软件层面上也可以在不同的处理器平台上实现软件的复用,并提供已经预设计的硬件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这样既可以帮助主机厂客户大量地压缩开发的时间,也可以节约设计的成本。

这些解决方案不仅仅来自于恩智浦芯片技术上的优势,也来自于恩智浦与更多合作伙伴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将软件、硬件和服务更加深入且快速地实现对方案商、技术商、整车厂的交付,并且实现配合整车厂未来形成自身竞争优势的服务模式的突破。

向基础设施和储能扩展

电动汽车正逐步从小众的尝鲜产品转变为大规模量产产品,而这就意味着质量和可靠性成为首要要求。恩智浦关注的,不仅是涉及到新能源车本身,也涉及到补能基础设施,整体上有一个平台化的思考。



恩智浦的完整解决方案可以着力解决市场和主机厂客户的相关要求。随着电动车转向大批量生产,降低总拥有成本越来越重要。电动汽车性能需要进一步提升,也需要更长的续航里程,非常快的充电速度,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易用性。

未来几年,针对整个能源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服务的整合等将成为更值得关注的技术发展点,而恩智浦今后要推的还有充电基础设施的标准化,让不同的车、不同的主机厂可以使用相同的生态系统和相同的基础设施。


芯片供应与本土化

对于芯片供应问题,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高级模拟业务总经理Jens Hinrichsen表示:“2023年在汽车以及在工业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将会继续高涨,与此同时,在移动设备、手机以及像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却是有所放缓的。”



恩智浦对于2023年尤其是下半年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并正在两个方面入手,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是不断推动对内部资源的大规模投资,去解决芯片供应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在与代工的合作伙伴就建立额外的产能达成协议。

至于与中国芯片厂商的竞争合作关系,Jens Hinrichsen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芯片生产方面的良性竞争,可以促进各自的发展,从而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所以恩智浦欢迎竞争。

第二,在中国的主机厂的领域出现了自研芯片的趋势,说明主机厂越来越理解半导体的重要性,芯片也愈发占据了重要的战略位置,这是非常可喜的。

第三,自研芯片的厂商可能会遇到规模经济的挑战,因为他们所研发的芯片在可扩展性方面会遇到一些挑战。而恩智浦能够提供面向多个主机厂客户的解决方案,带来不同的规模效应。

他认为,目前汽车的生态体系是非常健康的,也因此催生出了越来越多的创新。最近的中国车市出现了成本上的竞争,但未来中国消费者和车主可能会越来越成熟,他们的选择将更多地由价值来驱动。



恩智浦在中国拥有的汽车应用能力中心,有非常强大的工程和应用专家团队,无论是在工厂的制造方面,还是在产品和测试工程、研发工程和应用工程方面,恩智浦在中国有着非常强的专业能力,并且有很强的终端应用需求的洞察力,十分了解客户的真实的个性化需求,既服务于本地市场,也服务于全球市场。。

越来越多的汽车主机厂客户正在与恩智浦的本土团队一起,进行高水平的合作。目前,恩智浦已经向成为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并且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的高度实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