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不确定的2022年,宝马中国的三个确定性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温莎)22年12月15日 12:07

撰文 / 温   莎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赵昊然

豪华车市场一直是不一样的烟火。

2018年,中国车市进入拐点;2019年,汽车市场销量继续下滑;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2021年,芯片短缺;2022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五年时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豪华车市场依旧保持着增长势头,一直到今天。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国内豪华车零售销量为24万台。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3%;与上个月相比上涨15%。这样的态势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诸多预测都显示,豪华车市场在至少五年将继续增长。麦肯锡的预测中,中国将成为豪华汽车市场增长引擎的关键部分。

比豪华车增速更快的,是新能源市场。2022年,新能源市场爆发,1-11月,新能源市场累计售出503万辆,同比增长100.1%。乘联会预测,新能源有望冲击全年650万辆目标。

2022年,人们提到最多的词汇之一,就是不确定性,但豪华车市场的未来和新能源的趋势已经成为不确定性中的确定。

汽车行业的百年变革期,一向前瞻的宝马始终深耕中国市场。

产品上,宝马集团发起了全新电动攻势,计划在2023年为中国客户呈现11款纯电产品,包括国产BMW iX1,劳斯莱斯SPECTRE,以及BMW Motorrad CE04;纯电动MINI三门版将继续在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市场提供。届时,宝马将拥有豪华品牌中最全的纯电产品线,覆盖几乎所有细分市场。

在生产领域,宝马集团提出面向未来的BMW iFACTORY生产战略,聚焦“精益、绿色、数字化”。该战略随着今年6月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简称:里达工厂)的开业而正式落地中国。里达工厂从建设之初就完全在虚拟环境进行规划和模拟,并且具备极高的生产灵活性,最高可实现100%的电动车生产能力。

此外,2022年,宝马再次扩展在华的研发和数字化创新布局。宝马已率先在中国部署基于云计算的人工智能平台,旨在为所有在华业务实体的数字应用开发赋能。

作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宝马集团的高层都充分肯定了中国市场在宝马全球的重要地位。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中国拥有全面的工业体系、供应链和人才储备,在很多方面都是全球的驱动力,比如处于宝马集团战略核心的数字化、电动化和可持续。中国仍将是宝马集团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之一。”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宝马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主要创新驱动力之一,为宝马落实集团整体战略提供了完美的舞台。我们将在中国继续加大投入、深化跨行业合作、并快速扩充纯电动车型阵列。秉承‘家在中国’原则,宝马集团将不遗余力地在电动化、数字化和循环减碳三个方向上继续笃定前行。”


宝马全面提速电动化进程

2022年,宝马以一款备受关注的纯电产品重磅收官。

12月9日,以创新纯电动BMW i7领衔的全新BMW 7系家族上市,展现出宝马集团创新及未来豪华理念,这是宝马集团在中国带来的第5款纯电动产品,也是宝马集团纯电动产品阵列的旗舰和该细分市场的“破局者”。


至此,宝马今年已经在中国市场呈现了五款纯电车型,包括BMW i7、BMW iX、BMW i4、国产BMW iX3和BMW i3。

渠道上,截至今年10月底,BMW i品牌认证的经销商店已超过600家。目前,宝马已经为所有这些经销商店的销售顾问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在线培训,认证的新能源技师超过2500人。宝马还在深圳和成都开设了BMW i 品牌专属体验店,提供精英试驾、定制化交付等特色服务,探索电动时代服务新理念。

宝马还不断提升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硬实力。11月,宝马宣布其沈阳生产基地将进行动力电池生产的大规模扩建。该全新动力电池项目由华晨宝马进行投资,投资总额约为100亿元人民币。全新动力电池项目同样遵循BMW iFACTORY生产战略,它将大幅提升宝马动力电池的本土产能和生产规模,为宝马电动化发展的新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规划,宝马集团预计将于2025年在全球交付200万辆纯电动车,同年将迎来具有全新构架的BMW“新世代”车型。到2030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的50%将来自纯电动车型,这将推动纯电动车累计销量达1000万辆。届时,宝马集团旗下劳斯莱斯、BMW Motorrad都市出行系列以及MINI品牌也将全面电动化。

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核心实力

1994年正式进入中国,宝马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也为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宝马已经服务了超过600万中国客户,并致力于为他们打造线上线下无缝连接的数字化体验。

线下,宝马携手经销商伙伴启动“BMW经销商网络领创项目”,升级店面的软硬件设施,大幅提升数字化运营和服务能力。目前已有超过300家经销商完成了升级。线上,My BMW App在中国的总用户已超过了700万,成为宝马数字体验的核心。

这些不仅是宝马在中国加快数字化进程的辉煌成绩,其中也都蕴藏着巨大的数据量和数据处理需求,为云计算、大数据、AI应用开发提供了土壤。

为了满足业务部门与日俱增的数字应用需求,宝马IT在中国提出了“平台化战略”,旨在通过分析、集成、汇总IT资源,将向业务交付IT产品的能力平台化,为开发团队提供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VaaS(视频即服务)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云计算服务,帮助IT工程师快速开发数字应用、及时响应业务需求。

12月,宝马发布代号为“灯塔”(BEACON)的人工智能(AI)平台正脱胎于此战略。该项目提供AI应用创新相关的开发、部署、集成与运行服务的平台化环境,加速实现多业务场景数字化。AI平台的部署仿佛为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上线了一个“超级大脑”, 为宝马在中国的数字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沈阳,宝马正通过“精益、绿色、数字化”的BMW iFACTORY战略将最前沿的科技融入汽车制造。目前,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已经上线大约100种AI应用。里达工厂从厂区规划、建筑设计、生产线布局到设备调试全部在数字孪生场景下进行,并配备了占地约3,5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和覆盖全厂的千兆5G网络。其1,600个多功能摄像头每年能产生超过10PB的数据。这些都为“灯塔”平台提供了施展的舞台。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表示。“中国拥有优秀的数字化创新环境,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宝马将继续发挥自己在生产方面的优势,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理念,与中国伙伴一道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宝马携手中国伙伴共谋绿色发展

宝马自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在推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战略方向上,宝马与中国伙伴合作,遵循全产业链减碳和循环经济理念,目标是制造“绿色的”电动车。

此外,宝马还是首家提出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来看碳减排的豪华汽车制造商,将可持续的理念渗入到生产、物流、运营以及与供应商合作的方方面面。

目前,沈阳生产基地已经实现100%使用绿电生产,并通过体系化的节能减排、节约水资源和循环利用等举措成为行业翘楚。通过与河钢集团合作,宝马集团率先在业内宣布将在量产中逐步使用低碳汽车用钢和绿色汽车用钢。而通过与华友循环签署协议,宝马开启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首次实现国产电动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

在中国,宝马不断扩大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朋友圈”。在流通领域,宝马今年启动了“领创绿星”计划,为宝马经销商减排降碳提供科学、全面且可执行的方案,将日常业务变得更加绿色可持续。预计到2025年年底,全网经销商都将完成“BMW领创绿星”认证。

自2023年起,宝马将发布《宝马集团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报告》向公众透明,全面地披露绿色发展的每一步进展。

每一年都是充满挑战的,但宝马都将其视作另一种机遇。

接下来,宝马集团将继续秉持“家在中国”战略,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在“电动化、数字化、循环减碳”三个方面锐意进取,昂首迈入令人期待的2023年。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