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静而独特:逾百年来电动汽车的跌宕起伏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温莎)22年10月17日 15:16
“高阶自动驾驶再往后走,我们相信一定会往城区发展。”
9月4日,第十届轩辕奖启动仪式上,轩辕奖评委,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倪凯指出,城市智能辅助驾驶将是整个高阶自动驾驶中需要被攻克的最后一个大场景。在此之前,高速公路领航驾驶辅助和记忆泊车两大场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过去三年,自动驾驶行业发生了一场大跃进。2020年,低阶辅助驾驶+高阶辅助驾驶在乘用车上的装配比例为16.1%,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已达到30%,且高阶的占比越来越大。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方向是一致的,趋势是全球都在进行自动驾驶的升级。”倪凯说,智能化浪潮正在来袭。
从2019年开始,特斯拉NOA、蔚来NOP、小鹏NGP、理想NOA、长城NOH、极狐NCA先后推向市场,尽管叫法不一样,但本质都是希望在不同的场景下实现更高阶的自动驾驶。
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逐渐“普及”之际,9月,长城、小鹏和极狐又开始争夺起了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的高地。
当自动驾驶成为品牌主打科技人设的重要一环,以及构成差异化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看到,摄像头慢慢成为标配,大算力芯片、激光雷达跑步上车……一场军备竞赛正在进行中。
整个行业沸沸扬扬,上空弥漫着一种志在必得的躁动,但倪凯提醒到,“我们要认识到自动驾驶是一个长期迭代的过程,摆在车厂,摆在自动驾驶公司的面前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怎么去控制好自动驾驶产品的边界,让它既能够在边界里为用户提供足够多的价值,也要在边界里最大程度控制好整个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当下,自动驾驶已经从汽车行业的附加项转变为必选项,在汽车产品的百年变革,新事物的产生需要新的规则制造者,2021年,在堪称自动驾驶分水岭的年份里,禾多科技加入了定位为“全球汽车专家评选中国年度汽车”的轩辕奖。
金风玉露一相逢,两者便针对智能汽车产品的特征,量身打造了自动驾驶测评方案,并共同发布全新自动驾驶泊车指数以及自动驾驶泊车指数,助力各大车企和消费者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总结行业发展方向和趋势。
轩辕奖,又名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是中国乃至全球汽车领域顶级汽车评价指南,通过发现优秀产品,洞见行业趋势,旨在帮助中国和全球汽车产业以一种高质量、可持续和有竞争力的方式发展。
十年来,共有来自129个中外品牌的290余款车型参加了轩辕奖测评,有200多位中外专家参与了测评环节,输出了超过1.7万条以上的评语,拍摄了5万多张照片。
从第一届开始,轩辕奖就从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发掘诸多专家,尽可能以第三方的客观视角进行评审,之后跟随时代、市场和产品的进阶,轩辕奖也在不断优化和增加评委阵容,让奖项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随着申报工作的技术,第十届轩辕奖测评已经启动。10月1日-10月15日,申报车型将由轩辕奖设计、技术、媒体顾问团投票进行初评;10月16日-10月31日,公布入围40强车型,并邀约车企提供车辆准备实车测试。
11月1日-10日,在苏州华为阳澄半岛智能网联测试基地,专业测试团队将围绕动静态、深度场景体验、座舱生态和智能交互和智能驾驶能力四大维度进行测试。
今年谁将捧得大奖,答案将在12月揭晓。
文前是倪恺在第十届轩辕奖启动仪式上的演讲的精华视频。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