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续航13万元起售,一汽丰田bZ5树立五维安全新标杆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马晓蕾)22年3月18日 22:53
说到与俄罗斯关系最密切的汽车制造商,非雷诺莫属。这家法国制造商与伏尔加河结缘还要从戈恩(Carlos Ghosn)时代说起。
2007年,俄罗斯的汽车市场正处在黄金时期,时任雷诺与日产双CEO的卡洛斯·戈恩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带领这家西欧企业在东欧大陆上走出了一条“亲俄”之路。
2008年3月,雷诺以10亿美元的价格从Rostec手中收购了俄本土制造商Avtovaz 25%的股份,并开始深耕俄罗斯的民族品牌拉达(Lada)。
2012年5月,在普京的鼓励下,雷诺-日产联盟在Avtovaz的持股比例提到51.01%。
2012年12月,雷诺-日产联盟与Rostec成立合资企业Alliance Rostec Auto,公司注册地在荷兰。
2014年6月,雷诺-日产联盟将Alliance Rostec中的综合持股比例提升至67.1%,拿下对Avtovaz的直接控制权。
2016年10月,雷诺单独投资13.3亿美元对Avtovaz进行资本重组,Avtovaz成为该法国集团的子公司。
2017年9月,日产将所持Avtovaz股份以4500万欧元的价格出售给雷诺。
2018年12月,Alliance Rostec Auto在Avtovaz 的持股比例上升至了100%,Avtovaz在俄罗斯交易所退市。
2021年1月,拉达与同在雷诺麾下的罗马尼亚汽车品牌达契亚(Dacia)整合为一个新的业务部门,达契亚-拉达事业部成立。雷诺计划在2024年将拉达Niva带回西欧。
图:长期以来,拉达是俄罗斯最畅销的汽车品牌,1977生产的拉达Niva是第一款采用一体式车身的量产越野车。
经过十多年的耕耘,雷诺成功带领拉达汽车走过底谷,它在俄罗斯的业务规模超过了许多外资企业。而俄乌战争引发了国际上对俄罗斯的制裁,多家大型跨国企业对这个国家发出了“孤立”警告。
3月10日,俄罗斯《消息报》报道称,59家跨国公司由于停止在俄经营或撤出俄市场可能面临被国有化的反制裁。大众、保时捷、丰田等汽车制造商的名字赫然在列。
随后,网络上对宣布退出俄市场的肯德基进行了恶搞,这家肯塔基炸鸡店被俄网友率先实施了“网络国有化”。
网络上流传的图片显示,KFC的门店标志被PS成了KGB,桑德斯上校的头像也变成了斯大林(Joseph Stalin)或捷尔任斯基(Felix Dzerzhinsky),这两位一个是前苏联最高领导人,一个是全俄肃反委员会的创始人。
此时,撤出俄罗斯市场的压力给到了雷诺这边,但这家法国制造商却无法像它们那样潇洒。
雷诺为什么不愿撤出俄罗斯?
对于大多数高声呐喊制裁俄的企业而言,俄罗斯市场只不过是它们账面上可以被随意抹掉的零头,退出也不会伤筋动骨。
肯德基在俄共有约1000家门店,其中大部分都是加盟店。目前肯德基只是关停了70家直营店。
汽车行业的大部分企业亦是如此。
2021年大众在俄销量为21.6万辆汽车,占该公司全球销量的2.4%。丰田在俄平均年销量在12万辆左右,之于该公司全球近千万的年销量微不足道。
而对于雷诺而言,俄是它仅次于法国的第二大汽车市场,拥有4万名员工,除了10名担任高级职务的外国人,几乎全是本地人。
雷诺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这家法国制造商在俄销量为27万辆,略低于法国的28.7万辆,约占全球总销量的19%。
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大众、奔驰和宝马,在战争爆发几天内便暂停了在俄的销售和运营。这三家公司去年在该国销售了不到30万辆汽车,只占它们全球交付的1300万辆汽车中的一小部分,还不及雷诺单独一个拉达品牌的销量。
俄罗斯汽车市场的规模并不大。过去三年,俄的汽车年销量在160万至175万辆之间。 这只相当于美国市场规模的十分之一,2021年仅占全球汽车销量的2%左右。
研究公司IHS Markit欧洲首席汽车分析师蒂姆·厄克特(Tim Urquhart)表示:“全球最大的几家汽车制造商并没有从俄罗斯赚到很多钱。”
雷诺除外。它既不像通用7年前在俄结束生产,3年前停掉合资企业,也不像福特在2019年就基本退出了俄罗斯。
根据HIS的数据,雷诺占俄罗斯汽车产量的39.5%;其次是韩国现代集团,占27.2%;德国大众的市场份额为12.2%;丰田5.5%。其他国家则更低,比如Stellantis仅为1.6%。
除了业务难以割舍,雷诺的最大股东法国政府还没有公开向企业施压,甚至在私底下也没有要求企业撤出俄罗斯。
法国的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也因继续留俄而成为了众矢之的。此前英国石油公司冒着搭上250亿美元的风险结束了与俄30年的共赢关系,壳牌公司也宣布了离开。
据法国官员称,法企是俄本土最大的外国雇主之一,在当地共有16万名员工。食品生产商达能(Danone)、超市集团欧尚(Auchan)、DIY零售商乐华梅兰(Leroy Merlin)和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都有大量业务。
法国智囊团Ifri(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俄罗斯中心负责人说:“一些法国公司不是不愿意抵制俄罗斯,而是这些公司的本土化更严重,离开的损失更大。”
雷诺没有明确回应未来的走向,只是说正在监测俄罗斯的情况。据熟悉此事的人士称,以该公司在俄的业务规模,加上法国目前没有对它施压,雷诺有意留下,但公司的商业和声誉风险也在上升。
为企业提供宏观经济咨询的FrontierView公司欧洲区总监马克·麦克纳米(Mark McNamee)说:“企业面临的压力很大,与俄罗斯打交道成了见不得光的事。美国消费品牌的自我制裁和退出浪潮尤为强烈。”
雷诺已经感受到了战争的寒意。俄乌冲突以来,该公司股价下跌了20%以上,它在俄的三家工厂也都面临停工。其中,Avtovaz位于伏尔加河畔的托格利亚蒂工厂在暂停一周后,于3月16如恢复了部分拉达车型的生产。
托格利亚蒂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工厂之一,也是周边萨马拉省的一个重要就业来源。俄当局会时不时地进行暗访,视察企业在停工期间是否照常支付工人工资。
“长时间的停工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杰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师菲利普·霍乔斯(Philippe Houchois)说:“问题是你要付给工人多长时间的工资,直到你负担不起的时候吗?”
行业顾问透露,在俄罗斯境内获得半导体更是难上加难。一位了解雷诺业务的人士说,实在不能再停工了。“扣押资产和国有化”的反制裁就威慑在那里。
雷诺的“俄罗斯困境”可能打乱了CEO 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的复兴计划。该公司因戈恩事件的牵连、疫情的干扰而连亏两年之后,去年才勉强恢复了盈利。
“我为集团感到焦虑。”雷诺的一位高层人士说,“公司在俄罗斯花费了多年的投资和精力,应该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