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出行添翼,天鹰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全球首发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贾可、温莎)21年9月13日 14:14
从燃油车到电动车,从传统汽车到智能化转型,勇往直前了百年的汽车行业如今正徘徊在十字路口,一家拥有73年历史的创业公司路特斯,也迎来了历史性的交汇时刻。
8月31日,路特斯科技公司正式宣告成立,是路特斯集团旗下的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专注于生活用车的生产制造。
作为路特斯集团“中英双引擎”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路特斯科技全球总部落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整合中国、英国、德国研发设计机构及全球资源,面向全球市场打造超高端纯电智能汽车。
路特斯科技全球总部效果图 ▼
汽车圈刮起转型的旋风,中国成为风暴眼。
此前100年时间,中国一直是汽车行业的追随者,处于金字塔尖的跑车市场中几乎是空白。这一次,路特斯科技全球总部的落户证明,风向已经发生改变。在新汽车的革命中,中国正走在世界前列。作为全球新能源的先锋阵地,路特斯扎根中国这片热土。
将智能化和电动化的生活用车带入超高端品牌的世界,路特斯显示出了颠覆者的姿态,而在更远的未来,路特斯的目标是全球市场。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曾说过,“地域性的强大,不叫全面强大,海外战略一定要实施。”
路特斯纯电产品矩阵图 ▼
计划中,路特斯未来的销量占比是中国和海外市场各50%。中国、英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美国和其他的亚太地区。
这一次,路特斯将从中国走向世界。
8月最后一天,这场90分钟的发布会,冯擎峰已经酝酿了三年。
2018年6月,他进入路特斯;四个月后,面向全球的“Vision 80”品牌复兴计划发布。相较于绝大部分传统燃油跑车品牌的保守策略,路特斯的转型战略大胆且彻底,成为首个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世界级跑车品牌。
路特斯首款纯电动超跑Evija ▼
站在今天的节点向前复盘,路特斯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从那时已经开启。
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 ▼
首先是研发,在德国法兰克福,有路特斯科技创新中心。经过充分的调查,冯擎峰认为,德国在汽车方面的顶尖人才更多,“德国汽车人才在80-90万人左右,英国只有40万的汽车工程师,且德国制造业水平非常高,比如我们的产品底盘开发、EPA边缘进化架构,都是德国工程师做的。”
造型设计中心布局在了英国,有超过40年行业经验的设计大师彼得·霍布里加入其中。他曾连续11年在沃尔沃汽车担任设计总监职务,在福特公司任职了5年,随着吉利收购沃尔沃,2011年加入吉利担任吉利汽车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为吉利集团的腾飞立下汗马功劳。吉利、领克和沃尔沃等品牌热销产品的背后,都有霍布里及其团队的影子。
路特斯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彼得·霍布里 ▼
路特斯将成为霍布里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作品。“他是英国人,对路特斯非常有情怀,这也是他小时候的Dream car,能够亲自操刀也算是心愿达成。”冯擎峰告诉《汽车商业评论》。
于此同时,2018年,路特斯和武汉经开区进行接洽。2019年,武汉工厂顺利动工。
路特斯武汉智能工厂效果图 ▼
这三个布局,为路特斯的再次出发奠定了基础。
4月,路特斯发布了包括跑车、纯电超跑、纯电跑车、生活用车在内的四大平台。路特斯武汉智能工厂计划于2021年内建成投产,具备年产能15万辆整车生产能力,是全球首家采用全工序3D数字孪生技术的工厂。
路特斯Evija ▼
产品研发、造型设计和智能智造,当初埋下的三枚棋子,成为路特斯将从中国再次走向世界的底气。而在吹响出发号角的发布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出现,是整个集团为路特斯保驾护航的决心。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
2017年一手促成了吉利集团对路特斯收购的李书福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跑车梦越来越近,他掷地有声的表示:未来吉利将构建硬核科技生态,在全球研发、全球采购、全球人才等战略层面全方位赋能路特斯科技。
可以期待的是,不断加强自身实力,整合顶尖资源的路特斯,将为汽车市场注入新的思考,引领行业的发展走入下一下阶段。
每个年轻人都有一个跑车梦,在这个梦中,流畅的线条,机械的轰鸣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2002年3月,卡宴在日内瓦车展问世。流淌着运动血统和赛道精神的传统跑车品牌推出了一款SUV车型,车迷愤怒的指责保时捷“违背初心”。现实却是,卡宴的“降维打击”助力保时捷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看似“离经叛道”的保时捷靠着一款生活用车走上人生巅峰。和保时捷在同一年出生,一样拥有73年历史的路特斯,在推出了131款跑车产品后,也要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冯擎峰看来,无论如何改变,驾驶的乐趣和品牌基因不能变。“当然生活用车也要具备路特斯一直以来的基因,即操控感和空气动力学。操控感一直是路特斯非常强大的基因,这种基因不会因为是生活用车而丧失,而是会被强化。”
路特斯Evija ▼
为达到这一目标,路特斯提出了“赛道级智能驾驶”的理念。
“以赛道级智能驾驶,切入智能驾驶赛道,这就是路特斯科技未来十年笃定的方向,也是路特斯智能驾驶跟其他任何品牌完全不同的技术路径。”冯擎峰在发布会上如是说。根据此前消息,路特斯的智能驾驶系统将采用“激光雷达+超高清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 全视域感知融合的技术路线。
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冯擎峰进一步解释到,路特斯将车辆驾驶分成场景来对待。
“我们的智能驾驶不会按照L3、L4、L5分级,不从变道、转向、启停等功能方面定义,而是用场景定义。”
他举个两个例子,“比如,上车就是一个场景,你上车这一刻,车就要明白你的目的地。过去我们需要手动输入,现在用语音输入,但如果手机日程和车辆日程同步了,在上车这一场景你就不需要输入目的地,你一上车他已经实现了自动导航。”
“再比如,对于车内温度的调控场景。在我看来温度是一个很个性的,私人的感受。但我们统一设定为Auto 24摄氏度,这不代表着所有人都会舒服。因为温度是私人感受,每个人一定会有体感差异,这个时候就需要车去了解一个人的体感,而不是说循规蹈矩设定到24摄氏度。”
路特斯Evija ▼
领先的智能驾驶方案会用在生活用车中,也会出现在跑车上。发布会上,路特斯表示在日常城市道路以外,该技术还将进行真实赛道场景的开发。对标顶级车手,考验彼此面对各种意外状况的反应,还可通过软硬件性能主动冗余,兼顾性能和安全两大指标。
至于电动化方面,路特斯将依托中国的强大优势为自身赋能。
“中国在三电领域以及智能化领域的技术优势都是比较领先的。尤其是三电中的电池技术毫无疑问是龙头了,电机方面中国的技术优势也很明显,不仅是供应商强大,实际上整个行业都很强大,包括国内的电控系统、软件能力也是很强的,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冯擎峰说。
他眼中路特斯的未来是:“十年之内,在路特斯智能驾驶的协助下,只要你能拿到驾照,就能跑赢F1冠军。” 冯擎峰口中的未来十分美好,交足了学费的中国汽车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上走在了世界前列,终于迎来了反向输出的时刻。
路特斯跑车在古德伍德速度节上 ▼
当天的发布会上,还有一个特殊的嘉宾,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
“路特斯科技团队在超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上充满了进取心,在三电技术、智能制造、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都设定了长远的挑战目标,同时计划推出的多款车型,一定将填补超高端纯电智能汽车市场的空白。” 李斌对路特斯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其出现是对路特斯实力的认可和未来的看好。
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李斌 ▼
“在电动车领域里,超高端这个级别还没有标杆产品,但不代表着没有消费者,一定有消费者想要超高端的纯电SUV,我们就要填补用户需求的空白,这也是我们会第一个去牵头。” 冯擎峰说。
中国市场正处于消费升级的时刻,年轻化、个性化、运动化是汽车产品的大趋势,作为跑车品牌,路特斯具有先天优势。
中国品牌的冲高之路已经证明,设计、技术、服务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成绩,只有品牌的打造是最困难的,尤其是豪华品牌,出众的形象,独特的风格,历史的累积,甚至可以反复传播的故事都是不可获取的。
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左)接受《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贾可采访 ▼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人生在了罗马。在全球车迷心中,路特斯三个字意味着很多:全球第一辆应用复合材料车身甚至是底盘的汽车,涡轮增压Esprit在伦敦阿尔伯特宫高调登场,垄断了F1大赛的奖项高光时刻……
手握巨大的财富,路特斯发现了超高端纯电智能SUV的市场空白,走上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路特斯能成功吗?对路特斯来说,这并非眼下最关心的问题。在汽车行业的百年大变革中,他正在创造着新的历史。
7月6日,路特斯正式发布了旗下最后一款燃油车型Emira,新车将于2022年年初全球交付。在英国的同一间工厂内,路特斯旗下的第一辆纯电超跑 Evija也在生产制造之中,预计 2021 年底开始交车。
路特斯最后一款燃油车Emira ▼
用一款产品正式向燃油时代告别,用另一款产品拉开进入电动化时代的序幕,路特斯,这个传奇跑车品牌正在进化与更迭中成为每位车手的永恒。正如路特斯一段英文品牌使命所说:“We are first,last and always for the driv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