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最新>文章详情

LG化学在质疑与野心之间博弈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马晓蕾)21年8月25日 21:02



2021年8月20日,刚刚自立门户不到一年的 LG能源解决方案(LG Energy Solution,LGES)收到了两个噩耗。

一是通用宣布将Bolt EV的召回范围由原本的2017-2019款车型扩大到所有车型,这意味着在原有6.9万辆的基础上再加7.3万辆,总数达到14.2万辆。二是一辆同样使用LG化学电池的大众ID.3在荷兰发生自燃,原因不明。

2020年12月LG化学把电池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为新的子公司LGES,并开始为其筹备2021年9月在韩国证券交易所的IPO。

打娘胎里就带着野心的LGES被业界视为潜在的热门股。据称,LGES向韩交所提交了IPO申请并已获批,计划发行的股票价值为100亿-120亿美元。

据分析人士称,这些资金可能主要用于投资美国的电池厂。2021年3月份 LGES曾表示,到2025年底,该公司将向美国业务投资超过45亿美元,将该国的电池产能将增加70GWh至110GWh。

LG化学预计,到2024年,LGES的年销售额将超过270亿美元。

然而,雄心勃勃却命途多舛。接二连三因电池起火而召回,不知道LG化学还能不能招架得住。

损失数十亿美元

LGES成立8个月以来,相继两家使用LG化学电池的大型汽车制造商因电池起火召回。









这给LG化学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约22亿美元的召回费用。截至8月23日,该公司的股价下跌约10%,市值损失了50亿美元。

LGES原计划9月份的IPO可能会推迟一两个月,因为需要在IPO里反映出召回成本,这原本被视为韩交所最大的一次IPO。

相比之下,LGES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约2.9亿美元,零头都不够,4月份敲定的SK Innovation要向LG化学支付18亿美元的赔偿也只是杯水车薪。

老牌电池商翻车

LG化学从1999年起开始生产家用锂离子电池,2009年涉足汽车锂离子电池。目前该公司共有4家汽车电池工厂,分别是韩国梧仓工厂、美国密歇根工厂、波兰工厂和中国南京工厂,如果算上专供本地摩托车的越南工厂,年均产能约达110GWh。

该公司在全球为24家主机厂供应电池,覆盖70多款车型。世界排名前20的汽车制造商中,有13家是它的客户。

目前,全球使用LG化学电池的纯电动车为108万辆,共2.59亿块电芯。

在如此庞大的基数下,很难确定零星几起电池起火问题的根源所在。


图:2021年7月1日,一辆雪佛兰Bolt EV起火。

8月16日,通用表示已经与LGES达成一致,认为电池起火的原因可能是制造过程中存在两个十分罕见的缺陷——负极极耳撕裂和隔膜发生褶皱。两种缺陷存在同一个电芯中则增加了起火的风险。

除了现代、通用和大众,部分国产特斯拉Model 3、保时捷Taycan、奥迪e-tron、捷豹I-Pace等使用了该公司的电池。这些车型里面也发生过起火事故。

2018年底,一辆捷豹I-Pace在荷兰发生自燃,原因不明,由于未发现后续起火事件没有引发召回。

奥迪未雨绸缪,2019年6月,该公司发现奥迪e-tron线束存在问题,水可能渗透进电芯引发电池起火,召回了540辆该车型。

祸不单行,除了汽车电池业务,LGES的储能电池业务也同样不太平。

8月11日, LGES宣布召回约1万个家用储能锂离子电池,并为用户免费进行更换。因为电池可能过热,有起火的风险。


该公司已经收到了五份关于锂电池冒烟和起火的报告,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一人受伤。

此次召回涉及LG化学RESU 10H型锂离子蓄电池,主要安装在太阳能板。

扩张的野心

LGES的业务主要分为3个板块,电动汽车电池业务、能源储存业务、电动平衡车以及电子设备电池业务。


据全球汽车信息平台Mark Lines的数据,2020年,LG化学的全球汽车电池供应量为30.91GWh,排名第二,占全球市场的23%。

排在前五的其他四家分别为:宁德时代(35.39GWh),松下(27.51GWh),比亚迪(9.01GWh)和三星 SDI(7.84GWh)。

在现代Kona EV召回事件发生后,因为LG和SK都是现代Kona EV的电池供应商,LG化学的死对头SK Innovation紧随其后发声明补刀,称被召回的7.7万辆Kona EV全部使用的LG化学的电池。SK Innovation捷克工厂生产的1.2万辆Kona EV不在召回范围内。

通用在宣布召回所有Bolt EV的同时,也表示试图让LG公司支付召回费用。LG公司回应到,这笔费用将依据起火问题根源的联合调查结果来进行分配。

通用近几年在电动化转型方面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该公司宣布到2035年只销售零排放车型。与LG有多个深度合作项目,LGES上市在即,它不太可能与这样一个大客户交恶。


2019年,该公司与通用宣布合资在俄亥俄州建造一座价值23亿美元的电池厂,预计2022年完工,年产能35GWh。

2021年4月,双方宣布投资23亿美元在田纳西州建设第二家电池工厂,生产Ultium电芯。除此之外,通用表示和LG计划在美国一共建4座电池工厂。

2021年7月份,现代和LGES宣布投资11亿美元在印尼建厂。

原材料的把控

通用和LG合作的Ultium电芯采用NCMA(镍、钴、锰、铝)作为阴极材料,与LG化学最常见的NCM 622(镍、钴、锰比例6:2:2)电池相比,钴的含量减少了70%,成本降低了30%。

降低“钴”的含量,成为了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必争技术。

抛开钴的高成本不说,虽然它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但分布太过集中,主要分布在刚果。

然而该国家不仅政局不稳定,容易造成供应链中断,那里的采矿业还十分不规范,童工、黑矿屡禁不止。

在去“钴”竞赛中,LG化学一直不甘落后。

2017年,LG化学宣布将大规模量产NCM811高镍电池,并宣布现代Kona EV将在2018年成为首款搭载NCM811电池的车型。

然而,由于811电池的技术壁垒极高,LG化学这一次食言了。

2020年,该公司宣布在波兰工厂大规模生产NCM712电池,取代NCM622电池。这也是一种高镍电池,率先供应欧洲市场。

在欧洲生产将出口至美国和中国的ID.4已经确认将使用NCM712电池,不再使用海外版ID.3的NCM622电池

据Mark Lines的统计,雷诺Zoe使用的就是NCM712电池,该车型LG电池数量最多的纯电动车,约30万辆。

LGES还为自己的原材料供应链上了双保险。

2021年6月,LGES宣布收购澳大利亚电池材料供应商昆士兰太平洋金属公司(QPM)7.5%的股份,还与该公司签署了为期七年的承购协议,从2023年起每年承购7000吨镍和700吨钴。

软包电池不安全?

通用和现代召回车辆都是使用的软包电池,难道说明了软包电池安全性更低?

无论是用于汽车还是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如果制造不当、损坏,或者操作电池的软件设计不正确,都可能起火。

目前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有三种——软包、圆柱和方形。三者各有利弊。

圆柱和方形电池的外壳是硬材料。软包电池则使用了密封的柔性薄膜,并覆盖了一层薄金属作为保护。

圆柱电池可以承受较高的内部压力而不变形,也更便宜,使它们成为了大规模量产的理想选择。

但是圆柱电池的缺点也很明显,更重、受限于圆柱形状无法像方形和软包电池那样密集地排列,浪费了很多空间。


LG化学主要生产软包电池,却为部分国产特斯拉Model 3提供了NCM 811圆柱电池,因为特斯拉的车辆大多都使用圆柱电池。

方形电池被认为比圆柱电池更安全、更轻,而且它们是矩形的,可以排列地更密集,更优化空间。但方形电池的缺点是价格更贵,生命周期更短。

与圆柱和方形电池相比,软包电池更轻、更薄,能够针对不同车型的不同容量和空间要求进行灵活性设计。

软包电池的缺点是容易膨胀变形,在碰撞中更易破损,从这个角度看,似乎软包电池的起火风险更大。

但是,前面已经提到,通用和现代车辆起火的原因主要存在于生产制造过程,并没有证据表明与软包电池有关。

为了提高汽车电池的安全性能,降低起火风险,汽车制造商以及电池生产商都在不断地改进技术。

比如,比亚迪采用磷酸铁锂作为电池正极,这种电池的起火风险降低,但能量密度也相对较低。宁德时代7月份推出钠离子电池。

丰田等公司在开发固态电池,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池过热问题,降低火灾风险,但该技术可能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商业化。

韩国电池制造商的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该国SK证券的分析师Kim Young-woo曾表示:“韩国电池的形象大大受损了。”

2020年,福特和宝马也因电池起火分别对旗下插混汽车进行了召回,这两家公司的涉事车辆均使用了三星SDI的电池。

当然不能妄下结论,说韩国电池的质量不好,但在电池制造商你追我赶的竞赛中,失之毫厘,或许就谬以千里。LG化学将要承受的质疑与其野心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