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当前位置:栏目>专栏>文章详情

贾可:为什么那些老牌车企几乎没有机会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贾可)21年3月18日 08:43


1990年代,满是汗臭的长途大巴承载了无数人南下淘金的梦想。但是现在,这样的大巴越来越少了,到2022年前后,因为全国多个省市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快速铁路,届时,这样的车辆基本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感伤吗?肯定不会,最多就是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怀念。但是对于造大巴的客车公司来说,或许心理五味杂陈,美好的日子没有了,而如果先前没有做好短途的新能源客车的准备,那么,它的时代或许就要宣告结束。这是一个相对容易看得见结局的案例,当然,也不简单,因为这样的客车公司被革命,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时代,就像方便面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外卖一样。

天底下看不清未来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没有一件是那么清清楚楚的,特别是轮到你是当事人的时候。即使你看得清清楚楚,你的同事,你的股东,甚至你的朋友,都不一定会那么清清楚楚。这就是我们或者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痛苦的根源。他早就预见到了大型传统汽车制造商将面临的颠覆性威胁,不仅这些威胁正在如期而至,而且速度更快,方式更夸张。2018年迪斯告诉投资者大众需要将估值水平瞄准苹果、亚马逊和谷歌,以便还能再活20年,而过了大约2年半的时间,这种差距却被拉大了。

“尽管做出了种种努力,我们目前的处境却比2018年我上任时更加困难。”迪斯说,“我们必须大幅改善成本,并在效率上下功夫,让传统汽车业务更注重回报。整改工作的进展还是太慢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了我们公司所面临的威胁的程度。我们还不能证明能够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我们的估值仍然位于‘老爷车’行列,这导致我们在获得所需资源方面处于严重劣势。”

为什么会这样?或许奥迪CEO马库斯·杜斯曼(Markus Duesmann)关于电动化的观点可以看出一点端倪。这位高管还不准备和内燃机说再见。“考虑到有这么多区域很难实现电气化,这一时刻不会很快到来。2030年代末期,这是我的猜测。” 他自豪地表示,“我们制造的最后一代内燃机将是世界上最好的。”正是这种迫切性的缺乏以及对智能电动新汽车认知的不清,导致作为领导人迪斯的改革总是不那么容易贯彻,只能徒唤奈何。

在这样的意义上,我可以大胆预言,绝大多数传统汽车列强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淘汰在历史的长河中。原因有二:一方面像迪斯这样有迫切改革意识的传统汽车领袖并不是那么多,即使有,因为改革的难度也异乎寻常,过去越成功,改变越困难,稍微意志不坚决,就极有可能功亏一篑;另外一方面,那些自信的传统车企的老大,因为类似特斯拉特别是苹果这样的新汽车公司的出现,也很容易从过去的盲目自信变得盲目自卑,会处处认为新汽车在各方面全面碾压自己,从而丧失了任何改革的勇气,变得非常被动。

这都不是面对未来的正确态度。除了迪斯那样拼命推动企业改革的领袖,我们再看看像FF、拜腾这样从不气馁顽强图存的造车新势力,我们再看看富士康这样不放过未来机会为了能够制造苹果汽车而到处“拜师学艺”的手机代工商,我们再看看徐留平领导下的中国一汽,它们都在为未来的一线机会拼命奔跑,它们都不固执保守,它们都希望在开放维新中向前一步。这一期的封面故事《谁来代工苹果汽车》以及《一汽为什么这么红》等诸多相关文章,反应的都是这样的思想。任何对于竞争对手和新生力量的轻视、傲慢与偏见,都会在未来酿下一杯自己不得不饮的苦酒。

徐留平面对未来一直强调改革的重要性。他说,中国一汽下一步还要深化改革,这还能进一步释放能量,他相信这种潜力还是巨大的,“十四五,我们还是会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要抓手”。这里不得不提一汽坚持的“四能改革”:第一个“能”是干部能上能下;第二个“能”是薪酬能高能低;第三个“能”是员工能进能出;第四个“能”是机构能增能减。特别是需要强调的是,它很好地反应出对困难的充分估计,也反应出对挫折的充分估计。所以,徐留平才说“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这意味着他的改革不是静态的,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永不停息的,直到胜利的到来恐怕也不能停息。

所以,亲爱的读者诸君,不要幻想有永恒的事情,一定要转换自己的思想,一定要知道只有改变创新才能在百年未有之汽车业转换时代有生存的机会,即使不成功,但只要自己下定了改革的决心同时不辞辛劳地努力了,就问心无愧。1月下旬的时候,轩辕大学巨浪1期第四模块技术创新战略课程在广州上课,作为轩辕大学导师,小鹏汽车创始人、董事长何小鹏提醒在座的每个人要抓住机会,“这个世界对于创业者和创新者来说太友好了。如果你认为自己发展得很稳健,那么你们现在创新的速度在减弱”。只有创新到不能再创新,我们才可能有活下去的机会。

这也是我们在2020年创办成就新汽车人为宗旨的轩辕大学的原因。我们除了举办已经广受好评的“巨浪班”,2021年又启动了汽车供应链顶级创新课程“铃轩班”。上汽集团原总工程师程惊雷说这对“千家创业新技术零部件和解决方案商而言是个太好的资源平台”,我想还不仅如此,这也是个最好的提升汽车零部件企业管理者认知思维,革新供应链知识体系的赋能平台。汽车正在发生巨变,对于中国汽车供应链而言,不要认为只有某些零部件会被淘汰,如果不深入展开行业交流,如果不互相之间碰撞对话,未来肯定不会在你这一边。

我们一直追求走在时代的前列,无论坚持不懈办汽车商业评论杂志,还是更上层楼办轩辕大学,都是希望尽自己的努力,奉献行业,就像我们的slogan所言,推动中国汽车向前进。这不只是我们的生意,这也是我们存在的价值。最后,我愿意用本期杂志选编的记者2020回忆中提到的两篇文章的题目来和大家共勉:《相信相信的力量》《要勇敢呀,一切都还来得及》。

更多内容请看2月15日出版的《汽车商业评论》杂志